2019-10-09・新聞

Legacy十週年,讓我們記得傳奇的「台灣搖滾紀事」

2019 年,Legacy 滿十週年之際,不僅將在 10 月 10 日舉辦十週年派對,也會在派對上頒發獎項向幾位音樂人致敬。除了比誰演出次數最多的「十全十美獎」、比誰參演都市女聲最頻繁的「還好有她們」等等,其中還有一獎項名稱搬出七年前,由 Legacy 自發的樂團企劃「台灣搖滾紀事」。

2012 年,Legacy 透過「台灣搖滾紀事」廣邀濁水溪公社、脫拉庫、四分衛、董事長、海豚等,超過 13 組台灣獨立樂團先驅們演出。部分樂團當時已經解散或休團多年,甚至有團員已不碰樂器了,可在「台灣搖滾紀事」的召喚下仍重操鼓棒,以完全體之姿復出,蔚為傳奇。

脫拉庫於「台灣搖滾紀事」現場復出

Legacy 傳奇企劃「台灣搖滾紀事」

作為當時企劃的核心執行者,Legacy 的音樂總監阿舌回憶,2012 年會有這個企劃是因為意識到,live house 場地與音樂人、觀眾的關係和 90 年代相比已有了變化。回想他們經營 Legacy 的初衷之一,是希望「看 live 演出」能變成所有人日常的一部分,於是節目安排不僅會邀請獨立音樂人,也會找主流歌手來,希望能讓他們的宣傳方式,以及廣大的歌迷群更貼近 live house 的場地與 band sound,為流行音樂生態帶來正向改變。

然而,經營三年下來,Legacy 意識到市場票房往往還是奠基於表演者的名氣,場地本身反而不太具有吸引觀眾的拉力,阿舌回憶:「很多次的票房結果都是極其懸殊的,主流就賣一千張,我們找的獨立樂團可能就十張、二十張。」Legacy 每場的行銷預算都有限,似乎不太能一口氣幫到獨立樂團什麼,於是他們想,或許做系列企劃可以讓每場的行銷資源集中起來,同時為 Legacy 賦予定位。

1976 於「台灣搖滾紀事」演出

作為從 90 年代就在 live house 生活成長的樂迷,阿舌想起過去混 live house 的樂迷,對場地的感情都是很濃厚的,即使是平日、不知道當天晚上是什麼節目,有空就騎車過去。企劃「台灣搖滾紀事」的動機,便是向 90 年代的台灣樂團先驅,及他們與人狗螞蟻、Scum、VIBE 等等展演空間的情感連結致意:「那時候做這個企劃有兩方面,一方面希望大家覺得看演出是身為一個樂迷得做的事情,得把看表演生活化;另一個是說我們有些很喜歡的團,已經分崩離析了,抱著一個試試看,憑著這個企劃去釣魚,做僅此一場的演出。」

要召喚這些音樂人回鍋,過程中當然心情忐忑,沒想到最後辦成 15 場,留下不少經典回憶:全女子樂團「瓢蟲」相隔十年,唯一只演這場;脫拉庫與四分衛意外重組,甚至繼續活動至今;1976 找了邱澤擔任嘉賓,一起合唱〈不加糖〉⋯⋯「台灣搖滾紀事」時序跨至 2013 年,由廢物樂團壓軸,阿舌解釋,因為團員裡有兩位老外娶了台灣人,春節回娘家剛好可以來演,「其中一個吉他手 Andrew 在紐約,做到環球唱片的高層,每一年會回來一次,今年 10 月也會回來。」在那場表演中,廢物邀請了流氓阿德登台並希望他復出,誰能預料後來,流氓阿德將成為金曲台語歌王?

瓢蟲樂隊於 Legacy「台灣搖滾紀事」舉辦最後一場演出

當時八十八顆芭樂籽的主唱阿強還在 Legacy 當工讀生,也替「台灣搖滾紀事」畫了周邊 dm、提袋。插畫上的公園地圖連結了台灣許多重要的場地、音樂節,包括:SPIN、女巫店、春吶、野台等等。許多樂手、年輕人也趁此機會朝聖「台灣搖滾紀事」,記住了這些影響台灣樂團歷史的名字。

八十八顆芭樂籽阿強繪製的台灣搖滾紀事 dm

十週年,為何再次提起「台灣搖滾紀事」?

2019 年的今日,「看 live 演出」確實變熱,被當成正當的生活方式。阿舌觀察,Legacy 有長輩來聽五十歲藝人的演出,也有國中生來聽新人高爾宣,扶老攜幼作伙來的也不少:「我們盡量呈現各種音樂風格,某些特定場次就能吸引到某些人,這其實是我們蠻開心的事情,比說他來問廁所在哪裡,你就知道喔他沒有來過這裡。」

2019 的 Legacy 專場秒殺新人高爾宣

在十週年之際,為何要再次邀請「台灣搖滾紀事」的樂團們返回 Legacy 致敬?他解釋,這兩年是台灣獨立樂團最接近成功的狀態,找這些團回來,是希望大家記得這一切並非理所當然。在 90 年代,live house 與樂團的生存環境是相當困苦的,沒有官方的文化補助,沒有看演出的風氣,樂團的登台之路門檻高:「我們那個時候,不管是叫地下樂團還是搖滾樂團,都要不斷跟外界去 fight 的,那個 fight 會到一種歇斯底里的境界,完全是得用漢賊不兩立的態度到底。喜歡搖滾的是不可能去青睞主流音樂,甚至必須用怒罵或搬弄是非去責備主流音樂,才能獲取人家稍微關注的眼神。」

他接著舉例,當年的破爛生活節與銳舞派對,都得遊走在法律邊緣舉辦;樂團為了生存得去翻唱口水歌,駐唱做場;樂迷往往會找理由把店經理帶出店外五分鐘,只為了完整聽到一首重金屬:「現在的獨立音樂人,他們不必做抗爭這件事,只要做好音樂就好,但以前的人要做很多很多事情才能讓別人聽他的音樂,譬如我在電視台工作,也要在 12 點後的節目夾帶一些好音樂,或用編審聽不懂的語言來講一些批評的事情。」

廢物樂團於「台灣搖滾紀事」,擔任 2013 年壓軸場,

 

阿舌曾在 Channel V 製作節目,透過 Kurt Cobain 的授權頭像與台語來批判流行音樂。那節目影片如今難以找到,就像地下樂團們當年的拼搏,未被留下完整的影音、文字記錄。有幸的是,許多人如今都還在世,可以找得到。在 Legacy 十週年派對現場,Legacy 不僅會有影像回顧 90 年代至今的 live house 場景史,也希望新世代音樂人可以來和這群「台灣搖滾紀事」的先行者們乾一杯、聊聊天、彼此交流,理解我們都曾在 Legacy 演出,花大把的時間聽音樂,把青春浪擲在看團表演,並不懊悔,並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