惘聞變了。
初聽這張新作《歲月鴻溝》,恐怕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如此。其實準確地說,「惘聞」是在演化。從陸地上肆意奔跑的駿馬,演化成了深海巨獸。他們幾乎放棄了之前擅長的細膩多情的旋律線,而一頭紮進氛圍的熔爐裡。
這讓人幾乎忘掉了,後搖並不是一個音樂流派,並不是「鋪——爆——平」的三段式器樂編排結構,而是上世紀 90 年代一些前衛的音樂家對傳統搖滾和流行音樂的顛覆。他們拋棄了三四分鐘的音樂長度、重複的 AB 段等一切讓流行音樂走向巔峰的元素。他們關注的是音牆、層次、配器,或者說一種全新的音樂美學。
後搖即顛覆。
惘聞的變化,對一支後搖,或者說器樂搖滾樂隊來說,再正常不過。他們沒有掉入套路,反而一路演化,成為沒有人能預料的存在。這也是他們令那些小清新後搖團望塵莫及的致命原因。
但具體到這張《歲月鴻溝》,它並不是一張能讓人開心的專輯。〈黃泉水〉的貝斯打出焦慮的節奏,在 8 分 23 秒前,處處鬼魅,不和諧音階比比皆是;〈紅牆黑牆〉裡,弦樂拉出的動人旋律,正要把人帶進情緒旋渦,4 個小節就消停不見;〈少年宮〉裡藏在犄角旮旯裡的切分,也總讓人渾身一緊。這些作品仿佛和昆德拉所強調的,創作中「離題」的正當性不謀而合,同時讓人想起古典樂中變化多端的複調。
僅從這幾首作品看,《歲月鴻溝》甚至不像一張商業唱片。它在提醒著已經聽慣了工業流水線音樂的我們:你的聽覺很容易被取悅,但除了取悅耳朵之外,音樂還可以有其他的,或許是更宏大的東西。
這種宏大不讓人開心,但令人興奮。就好像沉入海底,下沉,下沉,在意識極其模糊時,遇見深海的光。 〈海洋之心〉和〈歲月鴻溝〉兩支單曲,就是在整張專輯混沌的海洋裡,散發出的那道強光。 〈海洋之心〉由大提琴的低鳴先行開路,間隔的重音,就是一次次下沉。之後開始遊弋,向內在探索,向經驗之外探索。5 分 48 秒開始進入主動機,簡單的音階遞進,迂回。循環往復,一層層豐富肌理,像要把人帶進深淵。7 分 50 秒,巨獸逼近。8 分 48 秒,高音部的小號終於發聲。失真吉他一錘錘重擊。9 分 40 秒,小號上揚。短暫的沉默後,與巨獸對峙,與自己對峙。
如果說〈海洋之心〉是一次潛意識的深度催眠,那〈歲月鴻溝〉則是酒後的悵惘。交織的音牆一直鋪墊到 11 分 22 秒,才進入迷醉的律動,12 分 34 秒後,小號跟上,呼出一口長氣。 而這些情緒的推進方式,在整張專輯多次出現,成為一種基調。比如〈黃泉水〉8 分 24 秒之後的溫存,也伴隨著相同的失真吉他的重錘,又如〈21世紀不適症〉5 分 38 秒後金屬質感的遞進,都是在壓抑中爆發,卻又炸得不夠痛快。這也是這張專輯的特點:對情緒的節制。
對於藝術創作來說,節制是一種美德,也是個難題。在創作的初階,往往是一通情緒宣洩,爽完了事,表現在後搖通常是音牆的不斷堆積,重複的和絃和越來越密集的鼓點,最終炸裂。它造成的結果,是聽覺上的疲勞,爽完之後很難聽第二遍;隨著經驗和年齡的增長,表現會越來越委婉。但節制的度很難把握,稍有不慎,就會令作品乏味。《歲月鴻溝》如果說有待提高的地方,就是在節制的度上,在理性與情感之間,找到更適宜的平衡點。
在聽完一場後搖演出回家的路上,我無意識間哼起了一段旋律,竟是〈污水塘〉的調調。忽然心生感慨:惘聞再也回不去了。但轉念一想:幹嘛要回去呢?歲月漫長,撕裂成溝,我們毫無選擇,早已掉進了溝裡。
文/秦何人
中國器樂搖滾領軍樂隊 惘聞 《八匹馬》《歲月鴻溝》雙專輯 台灣巡演
台北場日期:2017.12.01(五)
時間:20:00
地點:永豐 Legacy Taipei 音樂展演空間(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 1 號)
售票網址:https://goo.gl/2KCDUQ
高雄場日期:2017.12.02(六)
時間:19:30
地點:高雄 駁二 LIVE WAREHOUSE(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 2 之 5 號駁二藝術特區大義 C10 倉庫)
售票網址:https://goo.gl/odk4rH
活動詳情請參閱官方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