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12・人物

原來門票不是這樣賣的!iNDIEVOX 為你解開八個售票迷思

全球音樂產業都把重心移向現場演出,台灣的獨立樂團也不例外。根據 iNDIEVOX 的銷售統計,每個月全台至少100場演出,每週六、日兩天約有15場售票演唱會,可見獨立樂團間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我們常在網路上看到國外音樂人分享如何把門票賣光光的訣竅,現在 iNDIEVOX 要首度經驗大公開,以台灣現實音樂環境出發,破除樂團們的售票迷思!

iNDIEVOX
iNDIEVOX上每個月售票場次約100場

迷思1:團結力量多大!多團表演票會比較好賣!

正好相反!根據iNDIEVOX 的銷售經驗,樂團的專場票房表現,往往比多團聯演來得好。花一樣的錢,樂迷當然希望看到自己喜歡的樂團演出完整兩小時,而非45分鐘的半套表演。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多團合演,票房數就是加乘的效果,相反的,往往還比樂團專場演出來得差。

但也不是說聯合演出就不好,你應該想一個強大的主題,可以成功製造話題,例如:去年年底法蘭黛+南瓜妮歌迷俱樂部的合作、今年年中 hush!+先知瑪莉Josh的系列演出,都是成功組合。深入思考合演的意義,而不是找幾個團湊一湊分攤票房壓力。

迷思2:舞台越大越有面子,一定要上氣勢強的大舞台!

千萬不要陷入舞台迷思,請評估自己的歌迷數找個適合的場地。不論是在 live house 或者音樂祭,如果你找錯場、上錯台,使得台下空蕩蕩,那可是會很尷尬的,不但容易影響到當下自己的演出情緒,更討厭的後果是:影響樂迷的凝聚力和樂團的整體氣勢。(也就是下一次的售票演出你得更擔心了)

舞台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把台下塞得越滿越好。
舞台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把台下塞得越滿越好。圖為皇后皮箱專輯首賣會。

迷思3:按讚的人好多!門票一定賣很好!

「萬人響應,一人到場」的狀況時有耳聞,Facebook的「讚」數雖然跟票房好壞沒有直接關係,但仍然可以從數據中看出一些端倪。根據我們的觀察,樂團粉絲頁的歌迷數和票房銷售數字的比例通常是100:1,也就是說,如果你有1萬粉絲,你的重要專場演唱會只要把宣傳做到位,要在主場(通常是台北…)賣出100張票應該不是太難;如果你有5萬粉絲,基本盤大約就500,除非你的粉絲數有很多是下廣告「買」來的游離份子。

不過,這比例對認真經營粉絲頁、以及粉絲數一萬以上的樂團比較準確。粉絲一萬以下的,其實有可能數字雖少,但凝聚力強;粉絲動輒幾十萬的主流歌手,則可能正好相反。擁有20萬粉絲的主流藝人,live house 票房往往不見得比5萬粉絲的樂團來得好。

觀察粉絲數和po文按讚狀況,可以推測自己的票房成績。
觀察粉絲數和po文按讚狀況,可以推測自己的票房成績。

迷思4:做短片才能擴散宣傳,我們來多做幾支。

洛杉磯音樂人 Ari Herstand 鼓勵大家做宣傳短片,無庸置疑,越多宣傳素材,當然越有機會吸引人注意。但由於做短片是耗時費力的工作,如果沒有「梗」,還不如省下力氣做些其他的事。拍宣傳片前,先想好你要傳達的訊息是什麼,是闡述演唱會概念?是公布嘉賓?是新歌首唱搶聽?是透露表演內容?短片的用意是增加歌迷購票的慾望,而不是讓人看完覺得好好笑就結束了。(有些甚至連售票通路都沒講清楚)

迷思5:找嘉賓就能刺激銷售

說實在的,嘉賓對票房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主要是在增加演出可看性以及話題性。如果嘉賓人選和演出內容沒有太大的關聯,知名度或話題性又不夠高,還是很難吸引那些猶疑的歌迷掏出錢包。畢竟,你的歌迷期待的是你這場演出會帶來什麼新花樣,不是想看他沒興趣的人跟你同台;而嘉賓的歌迷,並不會為了看自己偶像唱兩首歌,而付全額票價及一整晚的時間去看你。

黃玠「大自然三部曲」演唱會,嘉賓僅扣著主題概念。「電」以電子團女孩與機器人為代表;「風」找來風一般的女子黃小楨;「海」則是海邊的孩子Suming。
黃玠「大自然三部曲」演唱會,嘉賓僅扣著主題概念。「電」以電子團女孩與機器人為代表;「風」找來風一般的女子黃小楨;「海」則是海邊的孩子Suming。

迷思6:這次票房這麼好,下次再來這裡表演吧!

假設你這次表演塞爆 The WALL,下次一定不費吹灰之力就能sold out,理論來說應該是這樣。但由於現在(特別是台北)有太多免費的演出,每週末歌迷光是要做出抉擇都很難。我們不建議樂團在短時間內舉辦同樣規模的演唱會,也就是你這次塞爆The WALL,下一場就不要找同樣500、600人的場地。你可以試圖做更大的計畫,挑戰700~1000人的場子,賣不完也想辦法塞到8成滿;或者做比較精緻小型的企劃,回歸到100人的地方,讓你的門票更搶手。

迷思7:我們久久才演出一次,這場一定大爆滿!

除非你是解散多年首次reunion,例如2012年「台灣搖滾紀事」主題專場的拖拉庫、四分衛、糯米團,否則歌迷多半是很健忘又花心的,如果你久久沒有活動,他們很快就會移情別戀。因此,綜合迷思6的結論,我們建議樂團們每隔半年或一年舉辦一場大型的專場(當然,每團對「大型」定義不盡相同),這中間不時要有小型演出或者公開的商演,讓自己一直保持活躍的狀態。對於想要長久經營的樂團來說,是沒有「宣傳期」、「非宣傳期」之分的,一整年都要 stay working 啊!

陳惠婷七月結束千人的Legacy專場,10月起展開百人小巡迴。
陳惠婷七月結束千人的Legacy專場,10月起展開小巡迴

迷思8:分批公布巡迴場次,才不會影響票房。

如果是售票巡迴,票房壓力一定倍增,許多樂團會選擇慢慢公布、甚至是第一場結束後才公告後面的場次,以免影響票房。但根據經驗,同系列的巡迴,一次公布所有場次,通常會比分批講來得有氣勢。畢竟,討論度最高的時候一定是公布的第一時間,集中宣傳火力,趕快把各場的票券賣出,才不會到後期氣勢越來越弱。況且,同時開賣也會讓各地的樂迷有競爭感,看到台北場都已經soldout了,台中的歌迷還不趕快把門票入手求心安嗎?

以上八個迷思解惑,希望對於樂團在安排節目和策劃宣傳的時候有些許幫助,如果有任何疑問,也歡迎與我們討論喔!



avatar

作者 / iNDIEVO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