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6・議題

本地薑策展人康家俊:因為我們都需要愛(下)

續上篇:本地薑策展人康家俊:這個習作是關於本地的、關於香港這個地方(上)

去年首屆本地薑週末在西九文化區舉行,設有三大舞台:「香港」、「九龍」、「新界」,香港台以知名度高、成名大團為主;由資深樂評人袁智聰老師負責的九龍台,主力推廣另類偏鋒音樂;新界台則與 StreetVoice 香港街聲合作,除結合大團誕生外也精選多組在 SV 站上有優異表現的新秀。今年活動擴展為三天,並增設「離島」舞台。很多朋友感興趣的是,其實主辦單位的邀請、選團準則為何?

去年首屆本地薑週末設有三大舞台,超過 50 組單位輪番上台獻技
去年首屆本地薑週末設有三大舞台,超過五十組單位輪番上台獻技。

「坦白說其實沒有什麼準則,對我來說,演出單位最重要的是:它必須真切地在香港這地方努力打拼中,這是我們所謂邀請的最基本條件。當然,時間有限、舞台有限,不可能真的邀請整個圈子所有的單位,總須有邀請先後之分,但我不覺得這是所謂的準則。也許這樣說有點過於浪漫,但我真的覺得很多時候有些事情講的是緣份,遇到誰、認識誰、邀請誰,這都是緣分。而具體在活動上,我邀請了你、袁智聰老師擔任舞台策劃人,其實這就是為了平衡各方、為了讓活動的路向多元,避免單一或傾斜於某些團體。雖然活動主辦是我,但我並不希望所有單位都由我自己來挑選、或都是邀請自己認識的朋友,這樣活動並不會成功。一說到有關準則一定很多爭論,說到底這是由人舉辦的活動,演出單位也是由人來挑選,必然是很人性化,這也實在沒什麼好否認的。」

一個萬人等級、連續三天、涉及七十組演出單位、三百多名演出者的大型活動,不用想也知道當中有多艱辛。從去年首屆舉辦後,到今年第二屆籌備,到現在演出前,主辦方遇到什麼困難?

「暫時仍然是經濟上的困難。去年大家看到場面好像很好,人流很多反應很好,但我可以很坦白跟大家說其實去年活動收入不單無法打平成本,甚至賠了一個相當巨大的金額。但我們製作方與投資者也早有共識,大家都明白這事情不是做第一次就立刻全城熱爆大賺,我們只能一直堅持繼續做下去。也因為去年有這麼巨大的虧損,今年籌備節目時,無可避免地必須收緊預算。但我們與各工作團隊、演出單位接觸,大家不會知道內情,反而會誤以為我們很風光,因此有不少單位不只不維持原價,甚至要漲價提高待遇才願意繼續合作。總括而言,在經濟上我們今年比去年遇到更大的困難。

另一件我很擔心但也無能為力的:票房。也許香港人都慢熱吧?大家不會看到你推出這個活動,一起趕緊來馬上先購票支持你,香港人不會這樣。就算我們有 early bird 的優惠,其實並沒有造成搶票熱潮。我明白香港人很忙,今天不曉得明天,現在哪知道 8 月到時候是不是真的有空去看,大家不太願意提早購票,真的要去到時候買就行,反正正價票價也差不多,貴不到哪裡去。作為主辦,當然是擔心害怕,每天看著票房有沒有動靜,投資者也會關切到底狀況怎樣。對我而言,今年的目標就是要賣的比去年多,而明年比今年多,繼續下去穩步前進。」

今年主辦推出早鳥票,並沒有出現搶購熱潮,活動仍然需要大家支持
今年主辦推出早鳥票,並沒有出現搶購熱潮,活動仍然需要大家支持。

兩屆活動,總共邀請了過百組本地單位,主辦方有沒有想到之後要怎麼辦?畢竟本地獨立單位,要來的都來過了,太新的說實在還沒能接班,而且所謂的新星也不是這麼多,主辦是不是堅持之後仍然必須全本地獨立單位?會不會擔心之後演出名單過於重複?

「這是一個本地音樂圈青黃不接的問題。我個人覺得,對於香港這個地方來說,有這樣一個以本地為主題的音樂節,present 本地的音樂文化,就算頭幾年都是重複同一批演出單位,活動的意義仍然存在,它的價值仍然在。今年我們有很多新名字加入,就算是去年演出過的,今年也會有不一樣的演出方式。又例如有幾組之前在小舞台演出的新秀,今年會在大舞台演出,這對他們對觀眾都是一個新的體驗。新人接班是一個長遠的問題,我們主辦團隊要做的不是純粹做一個音樂節而已,我們是想做一個長遠而多方面的習作,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推出 wow and flutter 這個習作,每週在 HOME 舉辦 live streaming 直播演出,每月在 1563 at the East 舉辦小型演出,這一切都是為了提供演出機會予各單位,讓他們演出、成長。

在 HOME 是一個沒有觀眾、很 relax、應該最能發揮自如的演出空間,透過直播讓演出者與樂迷作即時的溝通分享;而 1563 是一個一百多人的展演空間,是很小型但也是很直接面對觀眾的演出機會;然後每年有一個大型的音樂節。我覺得這每一個都是不同的演出體驗,這都是幫助大家成長的機會,而我深信只要我們一直堅持做這些事,自然會影響到這個圈子的生態,會幫助新人們的成長與進步。但這個過程到底需要多久?到底多久這個圈子才會所謂的蓬勃?到底多久才有新的英雄出現?我也不知道,但對於我本人,我也只能堅守下去。這個圈子最需要的是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用盡自己的方法努力做好自己的本份,這圈子理論上會自然健康地發展下去。當然,這沒有保證,也只能信,起碼我相信。」

除本地薑週末外,89268 與媒體扭耳朵及場地 1563 合作舉辦其他小型活動,致力推廣圈內發展
除本地薑週末外,89268 與媒體扭耳仔及場地 1563 合作舉辦其他小型活動,致力推廣圈內發展。

很多年輕朋友不知道,其實這號召眾多本地單位的大型音樂節,89268 大概十年前已經做過。相隔這麼多年,你覺得香港獨立圈有什麼改變?變好還是變差了?

「我不知道什麼叫做好了或差了,在不同的時間點,同一個城市當然也會有轉變,大家的生活方式也不同,很多事情跟過去比都不一樣。正如我之前說,今時今日香港玩音樂做音樂的人都很厲害,大家都很清楚要怎麼做,要找資源、資訊等等,非常方便,大家很容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但當大家都很容易地做自己的事,我感覺到大家好像很疏離,你有你做、我有我做,而其實我更喜歡大家一起的感覺。所以我會想辦一個大型音樂節,而這音樂節其中一個我引以為豪的成就是:重新把大家拉在一起,而這對我來說這非常寶貴。也許這就是我們音樂節的核心價值:讓大家在一起。我相信只要大家在一起站在同一陣線,所有事情都會好轉。」

近年鄰近的台灣與中國大陸獨立音樂圈多蓬勃不用多說,多組大紅的樂團,各地超大型音樂節,獨立音樂已經是各地年輕人的潮流文化。反觀香港,HA 的例子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先不說政府的打壓,你覺得香港獨立圈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想香港目前面對最大的問題是音樂圈的氣氛實在很負面。現在香港有很多 haters,比如你現在出來說一句話、做一件事,引來的大部分都不是支持你的人。不是說沒有人支持你,而是支持你的人他們都不會主動走出來說話表態,反而批評反對你的人卻是爭先恐後搶著出來。在這樣的氣氛下,不論你做什麼創作都會覺得很痛苦、心灰意冷。做音樂的更慘,你做好一首歌,大家不太會分享;你有演出,大家不到場支持。作為樂迷或旁觀者,大家不是討論你有多好,而是討論你有多差,大家不會反過來想為什麼要支持你。我覺得這真的是很大的問題,怎麼解決?我真的不知道。好的來說,我覺得大家對事物都很有自己的看法,這對從事創作的人非常重要,面對一些懂得判斷好壞分析優劣的觀眾,對創作者來說是好事。但問題正如我說的,大家其實是不是可以從比較正面的方式去思考?目前我覺得非常困難。」

在音樂圈二三十年,康家俊仍然保持那份赤子之心 (photo by ngai wing hong)
在音樂圈打滾二三十年,康家俊仍然保持那份赤子之心。(photo by ngai wing hong)

電台出身、擔任過商業電台製作部總監,參與過各種主流大製作,之後開設自己的獨立廠牌,簽樂團、辦活動,甚至唱片店、雜誌都做過,這麼多年經歷過高低起跌,為什麼到現在仍然要堅持這條獨立之路?你自己還有什麼個人目標尚未達成?

「早一陣子做了一個專訪,訪問我的是一個 20 出頭的年輕人,他跟我說現在的社會充滿著無力感,而我作為一個 40 幾歲已經各樣事情都做過、嘗試過的中年人,為什麼還要堅持這條路。當下我覺得蠻難過的,我 40 幾歲,你 20 幾歲,而你跟我說這世界多差多負面、城市充滿無力感、大家都很不開心。我反問他:想像一下到你 40 幾歲的時候跟一個 20 幾歲的年輕人聊天,你希望他跟你說什麼?你當然是希望他跟你說我們的城市很好、大家生活的很開心吧!我很希望看到這樣的一天,我很想很努力地幫忙建立這一天。我沒有什麼所謂的個人目標,從來沒有這樣想,我只想盡力地為這個地方多做一些事情。

當然,我不可能贏得了全世界的支持,一定有人不認同我,覺得我做的怎樣不對、應該怎樣做……諸如此類,但對我來說這都沒有關係。至今我仍然相信一個城市要運作得好,最重要是大家問一下自己可以做什麼、付出什麼,然後在自己可以做好的範疇下努力做到最好。我很相信這世界需要有愛,只要有愛,就能改變很多事情,而我做的各樣事情,音樂節、廠牌、各種活動諸如此類,我希望能夠在裡面加入這所謂的愛,這說白了就很肉麻,但實際上的確就是這樣。如果你問我還想做什麼、還有什麼沒達到,那我覺得是,這世界還沒夠愛,所以我想藉我的工作、與人接觸的機會,盡量把愛分享開去。因為,我們都需要愛。」

※ 相關活動資訊請見 wow and flutter 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