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10・新聞

因奉:從大港開唱反思「台灣音樂節太多,且同質性過高」問題

作者:因奉

記得前幾年我也曾語出「台灣音樂節太多,且同質性過高」之類的抱怨,但現在多少會意識到這樣的想法,帶有某種上帝視角或天龍國本位:考慮到南北差異,在嘉義的 Wake Up,和高雄的大港,皆有其對當地青年的不可取代性,並非所有人經濟上都能負擔南北交通,或者時間上能各音樂節無役不與。

有多大市場就有多少潛在音樂節可能,即將邁入夏天的英國大概有百來個音樂節等著上演,是否具有特色,考驗的不只是陣容更是品牌,上周就有一個地處威爾斯的 Save as Milk 音樂節宣布取消,第一屆尚未出師就夭折。另一頗負盛名的 Green Man Fest 迄今十多年,今年的 lineup 包括 PJ Harvey、Future Islands 和 Thee Oh Sees,上回演講時經營團隊也說:大家以為我們每年都削翻了,其實也是奮力苦撐。

又,音樂節規模分為大/中/小,主旨也大略有商業售票/倡議/地方行銷之別,例如:二月底的共生音樂節,就不會被拿來和大港做比較。與其說來回反覆都是這幾個團在撐,終究還是要回到音樂文化本身的土壤厚度。若真要討論市場且兼顧「選團美學」的話,我可能還會說台灣的音樂節還不夠多,不夠好,只怕大港在現今台灣還沒有一個能打的。

時常聽到音樂產業滅亡論,事實上,最受影響的是唱片產業,而「音樂產業」不只是實體專輯,甚至不只是「一個」產業,前陣子學者為了產業要不要加複數「’s」戰得天昏地暗,認為這樣會認定有所謂主流且唯一的市場,自上世紀後半開始的產業結構可粗分為唱片,現場和出版,其中又以唱片為大宗。主流公司的傳統方針跟不上科技,歷經數位化時代的嚴重震盪,兩千年初崩盤,近幾年才稍微回溫(從網路滅亡至串流救世,態度轉換之大真的好棒棒),現今的音樂市場則以現場演出為圭臬,與其說音樂節是元兇,不如說他只是反映了現況的結果。

小白兔唱片行主理人 KK 也說過,音樂本身不會消失,只是載體轉換了。例如:當前年崛起的樂團在銷售專輯時,選擇了幾乎與傳統唱片行脫鉤的管道,做為店家支持者的我即使有意見,同時也得承認對方並不一定要背負著你對產業的想像,他們的養分與聆聽脈絡可能是與唱片行無關的。做為實體與店舖擁戴者的我,說出這樣的話當然很切心,但如果未來具 CD-ROM 的電腦全部停產,CD 不會消失,就像錄音帶也還苟活著,但會變成超級小眾,我自然也得隨著大(企業)環境的挪移改變聆聽模式,屆時如果要支持喜歡的新生樂團?也只能是他出什麼我買什麼。

再來談近年參與音樂節的經驗。

會場大小一向與音樂節規模成正比,如果我到不了(范瑋琪),比較會反省阿宅的體力為什麼如此衰弱,並試圖在過程中尋找裝置藝術或食物攤或正妹。今年雖未參戰,但稍微一觀會場地圖,把以往最遠的卡魔麥從月光倉庫移至近處,應該比前兩年都方便許多(去年真的為此放棄聲子蟲)。至於部分室內舞台的人數限制,則與近年港邊持續施工有關,確實是做為戶外音樂節主辦方需要克服的不利因素。

無論是 Fuji Rock,或者其他音樂節,除了官方商品區以外,其實甚少音樂產品攤位,觀眾更可能買單的是非關音樂的紀念商品。我也曾看過超小型音樂節除了節目單以外,什麼都沒賣,樂團只會叫你拿貼紙回去掃 barcode。而高雄本身除了僅存的幾間連鎖唱片行,對其他二手店家而言,來大港擺攤是否有足夠的吸引力,猶未可知,但對音樂節的想像或是對於音樂產業的想像,確實都不該限縮於實體唱片。

做為一個終於能收支平衡,近兩年開始完售,建立起品牌,而非以往買空賣空請外國天團模式的音樂節,大港算是持續求新求變求財富。而這樣一個「稍微」打破同溫層,也不過約萬人規模的活動,距離足以影響音樂產業,只怕還遠得很,更別提他們在不在乎這樣的連動。

為何是稍微?若以大港開唱做為關鍵字在 Youtube 上搜尋,除了第一名的何韻詩版〈島嶼天光〉觀看人次突破天際,剩下前幾名幾乎都是 2012 年蘇打綠演出的紀錄。

音樂聆聽群眾未必減少,但如何把人數轉化成樂人實質的收益,又是另外一番課題了,在此暫且不表。

大港開唱今年有許多驚人之舉,自然遭致正反兩方的評判,這篇與其說是護航,不如說希望能更多討論內容,包括秀場藝人與老歌傳承、港台互動(今年還加上沖繩石垣)、選團美學及可能的困境。單論販賣與塑造音樂節一事,不管喜歡與否,大港在他適切的位子站得可穩了。

 

此文章為因奉(Infong Chen)回應關鍵評論網「【Ricardo專欄】汽鳴聲中的音樂祭何去何從:側記 2017 大港開唱」,僅授權吹音樂轉載,未經同意請勿任意刊載。



avatar

作者 / 因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