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部落耆老訪談時發現,很多部落語言與文化脈絡跟我們生活的土地息息相關,當失去語言,我們也就失去了與這塊大地的文化連結。
關於 桑布伊 x 《椏幹》
Q: 請用一句話推薦這次的新專輯
用音樂來保護我們的環境。
Q: 製作這張專輯與錄音過程,期間發生印象深刻的事或有趣的事。
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在卑南族語歌詞的填寫過程與部落耆老的訪談。在進行部落耆老訪談時發現,很多部落語言與文化脈絡跟我們生活的土地息息相關,當失去語言,我們也就失去了與這塊大地的文化連結。
Q: 聊聊唱片包裝設計跟音樂的關連
《椏幹》的美術設計是陳世川,他在近幾年設計了許多知名的電影與演唱會海報,例如電影破風海報、盧廣仲演唱會海報等。這張專輯的設計是以卑南族語「Yaangad」,生命之意,為主要題旨,藉以表達人與土地,甚至人與宇宙信仰間的關係。中文專輯名稱《椏幹》取卑南族語專輯名稱之音譯,以樹的枝椏輝映生命得成長與伸展,也象徵萬物與人的連結。
Q: 請挑出專輯內的一首歌,送給一個人或一個特定族群
第四首的〈月情〉。這首歌以恆春地區流傳久遠且使用廣泛之月琴為主角,融合廟會大鼓、原住民歌謠所創作而成。象徵生活在這塊土地上,不同族群的人團結一致、相互尊重、相互欣賞。
Q: 請說出此這張專輯內”你最喜歡的一首歌”
每一首都是自己的創作,所以每一首都喜歡。
最特別的一首是專輯的第二首歌〈Kumuda 怎麼了〉,編曲老師洪子龍以弦樂搭配電子音樂做編排,在原住民音樂裡是比較創新、少見的編曲方式,也是一個新穎且非常棒的嘗試。
Q:《椏幹》與上一張專輯有什麼不同?可否分享創作的過程?如何決定歌曲和曲序呢?
上一張專輯以古調為主,在編曲與演唱上相對需要比較謹慎應對,限制也比較多。而新的《椏幹》專輯是一張全創作專輯,在作曲與編曲的自由度上就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歌詞也更貼近當代。在曲序的安排上,是以生命起源開頭,接著講述人與環境的關係,再延伸到對生命的詠嘆,最後再以鋼琴演奏曲回歸平靜。
Q: 專輯的完成希望可以達到什麼目標?想感謝哪些人?他們提供什麼協助呢?
目標是希望引起所有朋友對周遭環境的關心。最想感謝的事那些默默的在為人與土地奉獻愛心、給予照顧、盡心關心的朋友們。也感謝我的家人與族人,還有一直支持我的親朋好友們給予我鼓勵與信心。當然,也要感謝我的祖先給我們這麼優美的文化,更感謝天主。
Q: 可否聊聊自己聽的音樂?如何影響到這次作品?
其實我很少聽音樂哈哈哈哈。
這次作品主要是以自己身邊所遇到的事情、事件所創作出來的歌曲。創作的肌理與旋律還是照著卑南族慣有的邏輯加以發展延伸。
Q: 對於台灣的音樂生態有什麼想法嗎?可否分享你觀察到的音樂現象?
在台灣有很多被稱之為地下音樂或本土音樂的優秀作品被所謂的「主流音樂」所掩蓋,事實上這些地下音樂或本土音樂往往真實的記錄了在這塊土地上發生過,或者是,正在發生的事件與故事,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Q: 身為原住民身份的創作者,對於音樂「在地化」與「國際化」有什麼看法呢?
原住民音樂本來就是世界音樂。音樂本來就該是無國界、無界限、跨越語言與地域藩籬的。
Q: 接下來的活動行程?下一波計畫與最想做的事情?
接下來還是以推廣專輯與演唱會為主,主要安排電台與平面媒體專訪。也要積極準備 10/28 在台北 Legacy 的個唱。
最想做的一件事去蘭嶼,雖然我生長在台東,可是沒有去過蘭嶼。
【快問快答】
Q: 你在音樂中得到了什麼,讓你願意堅持下去?
得到分享的責任,不管是喜、是怒、是哀、是樂,用音樂把感受直接分享給大家。
Q: 可否說說你平常蒐集音樂資料的方式,與聆聽音樂的方式?
iNDIEVOX,KKBOX。
Q: 可否分享你和朋友們近期談論的話題?
不當土地開發與環境議題。例如土地 BOT 與核廢料遷出蘭嶼等。
Q: 最希望這張專輯被什麼人聽到?
被所有人聽到。
Q: 如果可以,最想要找什麼音樂人合作演出或錄專輯?
與所有對環境關心的音樂人合作。
Q: 如果私心想推薦一張專輯,會推薦哪一張?原因是?
戴曉君的《順著河流走》,很舒服、很棒的專輯。
Q: 近期想推薦哪個音樂人、樂團,原因是?
阿爆。剛發行了一張很棒很新潮的排灣族語歌專輯。
黃子軒。很認真的客語創作歌手。
陳永淘。當代最重要的客語歌手之一。
莫西子詩。很特別的唱腔,堅持傳統的演唱道路。
Q: 最近喜歡的一句話或一個想法是?
腳踏實地。盡量發揮自己所能。分享。
Q: 最近有什麼有趣的活動是你想參與的?
去綠島、蘭嶼、外島走走。
Q: 除了音樂,平常喜歡做什麼呢?
運動流汗,騎腳踏車。
Q: 目前最想學習的新事物是什麼?理由是?
種田,可以好好的利用土地。
Q: 如果你有超能力,你想選哪一種?以及做什麼?
改變的能力,能夠讓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