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奧利佛 Oliver (原文刊於文化部影視局「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資訊平臺」)
一如以往,剛公佈的第 27 屆金曲獎再次引來圈內外眾多不同人士的討論,當中其中一個討論的重點在於,這個被譽為華語流行音樂最高榮譽的指標,是否適合出現那麼多「獨立」名字。孰是孰非眾說紛紜,可以肯定的是,這個說法顯然是把「獨立」與「流行」放在一個對立面。但大家能否換一個思維想想,其實現今所謂的「獨立音樂」,正是流行音樂圈中極為重要的一塊?
在流行音樂範疇中,中港台三地的發展潮流本以香港馬首是瞻,因為該地的殖民地歷史,音樂上受英美文化影響頗深,社會風氣及開放程度較台灣及大陸為佳。及後至台灣戒嚴時期結束、大陸改革開放,社會的轉變讓兩地音樂文化逐漸萌芽發展,及至千禧年代甚有超越香港之勢,而近年三地中尤以台灣最為成功發達。這從台灣輸出的藝人數量、在各地的成績(唱片與演唱會銷售、頒獎禮獲獎數目等)中可以印證。當中獨立音樂的崛起產生了關鍵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台灣音樂圈的核心價值所在。
「獨立音樂」這四字在華語音樂圈流通大概是近十年的事情,而在這之前並沒有這個所謂「獨立」的概念,以前媒體以另外四個大字籠統稱呼各種主流樂壇以外的音樂單位-「地下音樂」。而從事這類音樂的也多以樂團為主,故從來都是稱呼他們為「地下樂團」。然而「地下」這個比較負面的形容隨著這十年間時代的轉變,慢慢變成有正面意義的「獨立」二字,當中的轉變過程見證著華語樂壇從創作者到消費者之間翻天覆地的轉變。
「地下」到「獨立」有著巨大的轉變,而其實「獨立」這個詞語本身也一直在轉變中。我們現在說的「獨立音樂」,源自 80 年代英美興起的 Indie Music,「Indie」即「Independent」,意指當時由一些非主流大型唱片公司的小廠牌、或堅持 DIY 創作的樂團,以低成本、低曝光、抱著獨立自主精神推出的另類唱片,並形成一種次文化。Indie 的概念,在西歐音樂圈,是有特定的曲風定義與發表行銷方式。但來到華語音樂圈,「Indie/獨立」不再是單單指某種類的曲風(事實上華語獨立音樂的曲風包羅萬象),也不單是指音樂的製作或行銷推廣方式,「獨立」最重要是對「創作自主權」的堅持、以及面對商業市場的態度。回到華語音樂的歷史,我們常把「獨立音樂」與「樂團」連在一起,這是因為「獨立」的最基本要素是「創作」,如果曲詞都非出於自己之手,唱的非自己所想,何來獨立自主的空間?而樂團大多以自己創作為主、甚至包辦演奏與錄製,固然是獨立音樂的最佳呈現方式。
樂團文化在華語音樂圈大概自 80 年代孕育(香港更早)、90 年代開花結果,及至千禧年隨著網路世界的出現而爆發。從前樂團基本上只有兩種:簽約大公司的「流行樂團」與未有簽約的「地下樂團」,兩者存活在兩個世界裡面。地上地下的分野,在於從前樂迷獲得資訊的方式,主要依靠傳統媒體傳播,報紙、雜誌、電視、電台等大眾主流媒體,而掌控以上媒體管道資源的,正是那些傳統大型唱片公司。音樂的交流是單向性傳遞,樂迷是被動式地接受資訊,透過媒體的壟斷操控,主流公司要你聽甚麼就聽甚麼,樂迷的價值觀與審美觀也由此塑造。那些並非屬於主流公司的音樂人與樂團,由於無法在正常管道被樂迷接觸(大多流於口耳相傳),自然被歸類為「地下音樂」,不容易被接觸、不容易傳遞、聽眾群小。
但至千禧年互聯網發展迅速,逐漸打破華語流行音樂圈的常規。網絡打破了地域的空間,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樂迷透過小小的電腦、手機便可接觸到世界各地的音樂,增廣見聞的結果是品味的提高、從而產生對高品質音樂的需求、從新塑造自我的審美觀與音樂品味。問問現在的年輕人,還有多少人看報紙、雜誌、電視?網絡已經取代一切傳統媒體,成為大家最常使用的社交工具。樂迷不再是主流公司能隨便操控的族群,他們有要求,而且越來越嚴格。那些粗製濫造、毫無特色稜角的倒模式罐頭流行音樂,在現今社會絕對無法立足。而對獨立音樂人與樂團來說,從前苦無發展空間,沒有主流公司的牽線完全無法獲得媒體注視,被排擠在圈子之外。然而網絡世界的興起為獨立音樂人與樂團提供了難得的機會。從國外的 MySpace、台灣早期的 Rockacola、到近年最重要的華語獨立音樂平台 StreetVoice,各種音樂平台的出現,既為獨立音樂人提供了發表與傳遞的空間、也為樂迷帶來了聆聽的新體驗。樂迷選擇眾多,從前單向性的音樂傳遞方式,漸漸變為雙向、甚至以消費者為主導。綜觀 2000 年開始,大量獨立唱作人與樂團的作品推出市場,從前沒有選擇、「被動式」灌輸資訊的消費者們,透過自己的探索培養出音樂的品味,結果是令音樂創作者與聆聽者,兩者素質同時提高,以致傳統唱片公司面對的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正因為千禧年後社會的轉變讓獨立音樂得以急速發展,眾多獨立單位紛紛冒出頭來獲得注視,從前所謂「地下」的他們逐漸浮出水面,他們的受歡迎程度不亞於各流行明星,「地下」二字已經無法貼切形容他們,各媒體漸習慣以「獨立音樂」概括定義這些出身非主流唱片公司、注重原創自主的音樂人與樂團,早期唱作人如陳綺貞、陳珊妮、樂團如閃靈、1976、回聲、Tizzy Bac、近年的 Hello Nico、草東沒有派對等等,這些台灣本土孕育出產的獨立單位,他們在這十多年引領著一股風潮席捲中港台三地,甚至成為華語流行樂壇一股巨大的勢力。
潮流,是一波一波、過水無痕;文化,是持續累積、沈澱發酵再不停發展的。千禧年網絡出現資訊發達從而觸發獨立音樂的發展,然而平台與經營空間,頂多是獨立音樂興盛的催化劑,獨立音樂成為「文化」的一部分,最重要還是看音樂作品本身的素質。
從前錄製一張唱片、一首歌曲,是浩大的工程,涉及的錄音混音前後期專業技術與成本,非一般沒有公司背景素人可以承擔。很多很有潛力的獨立單位,就算會唱會彈會創作,因為對錄製技術的不認識,也沒有足夠的資金成本,縱有好想法好概念也無法留下作品,永遠只流於現場演出的階段。至 90 年代末 2000 年初,數位錄製技術日漸發達,錄製音樂的門檻大幅下降,透過簡單的器材,一大批 home-studio 宅錄唱作人與樂團在各平台發表作品,經過創作者間、甚至與樂迷們的直接交流(有賴網絡的發達),獨立創作者們的技術得以提升,變得更為專業,出來的作品甚至可媲美主流公司的大製作。另一方面,正因為數位錄音技術發達,不再是以前一台機器數百萬、一間錄音室破千萬的世界,圈內(尤其是台灣)越來越多新成立的錄音室、從歐美學成歸來的新晉錄音師,他們帶著海外專業的技術、高端的機器、親民的價格,這一切讓獨立樂團們能靠自己能力錄製高質的作品。灌錄唱片,不再是主流公司投資幾百萬、高不可攀的事情。
之前說到台灣獨立音樂圈在兩岸三地處於領先優勢,除了市場轉變等外在因素,有一點大家常忽略的,是台灣政府的積極干預政策。台灣「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是政府的官方機構,每年出錢出力,透過各種針對獨立音樂創作者、展演空間經營者、獨立廠牌、各類藝文活動的補助,以實際真金白銀的方式資助獨立單位;或者以官方榮譽的方式鼓勵獨立圈人士(政府主辦的金曲獎、金音獎),可見政府對獨立音樂的重視,而這種直接提拔的方式,讓台灣獨立音樂圈出現前所未有的鼎盛狀況,自然是理所當然的。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傳統音樂圈內普遍對近年興起的數位音樂販售(digital distritubtion)視為洪水猛獸、摧毀唱片工業的兇手,但其實反過來說數位音樂的興起與獨立音樂的發展相輔相成。正因為發行、銷售唱片不再需要依靠傳統的代理發行公司、也不用與各種唱片分銷商洽談,透過各種網絡平台,獨立音樂人已經可以完全掌控整個發行過程。現在獨立單位的狀況:創作靠自己、有政府補助津貼不用煩錢的事、發行也能自己搞定。在這個情況之下,傳統唱片公司的定位更為尷尬:製作、行銷、發行,連錢都不需要你了,唱片公司何來有一席之地?
出版唱片,製作端的功夫,音樂人/樂團們可以自己一手一腳搞定,甚至近年的數位發行,創作者也可以自己掌控。但說到實體唱片的出版行銷、以及藝人的經營策略方針,還是少不了唱片公司的協助。自 2000 年開始大量獨立廠牌在中港台各地成立,台灣如風和日麗、彎的音樂、角頭音樂;香港如 89268、維港唱片;大陸如摩登天空、兵馬司等等,各種自成一派充滿個人風格的獨立廠牌在這十年間陸續成立,發行出版了眾多獨立唱片,除單純的發行出版外,廠牌們最重要的是透過各種行銷推廣策略,把本來獨立單位們的「地下」味洗去,以各種方式、各家自我品牌形象重新包裝推廣,引領出一種新的潮流。
「地下樂團」/「搖滾音樂」以前的形象也許是披頭散髮、憤世嫉俗、嘈吵,現在說到「獨立」,你會聯想到「小清新」、「文青」、「知性」等等有品味、高檔的形容。這些獨立廠牌也許沒有主流唱片公司的人力財力,但正因為現在的音樂圈已非單靠錢能一統天下的局面,而是講究「獨特性」與「認同感」,獨立廠牌靠著有效的經營方針與成功的品牌塑造,很多獨立單位的唱片銷售、演唱會反應甚至超越萬金打造的流行藝人,例子如近年 Hello Nico 及草東沒有派對,兩組台灣獨立超新星樂團,短時間內唱片銷售好幾千張、Legacy 千人演唱會迅速售罄,影響力甚至遠達大陸港澳等地;更不說像黃玠、HUSH 這些經營多年,已經可以向 TICC 這種 3000 人場館進發的獨立唱作人。這些實際的數據,再次印證了獨立並非流行的對立面,獨立已經就是流行的一部分。
總括來說,獨立音樂的興起是順應潮流發展的結果,是時代巨輪滾動下的必然現象。在人與人之間距離越趨靠近、訊息流通講究即時性、而音樂製作與傳遞方式改變,獨立自主、成本低潛力高可塑性大、富有個人特色的獨立音樂人或樂團,是流行音樂的大勢所趨。面對現今變化如此急速、要求如此嚴格的消費者,過往以媒體壟斷為手段、盲目單向性訊息傳遞、音樂製作乏味缺乏獨特性的流行藝人,或將全面被淘汰。在實體唱片夕陽西下、數位串流當道的環境下,實體唱片的出路很可能演變成配合現場演出的週邊商品,而藝人的經營重心必定是以現場演出為核心打造。素來強調創作音樂與親身演繹的獨立單位,在現今的經營潮流佔據著絕對優勢。這十年間中港台各地 Live House 展演空間林立,近年以獨立音樂單位為主的大型音樂節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獨立音樂是年輕族群認同感與自我形象塑造的依歸,你甚麼時候看到那些唱跳組合、非原創流行歌手在跑 Live House、或者在音樂節出現?再看看今年金曲獎的名單,許哲珮、岑寧兒、熊仔、柯智棠、Hello Nico、旺福等等,這些所謂獨立的名字,全部都是現在樂壇炙手可熱叫好叫座的單位。不能否認,獨立,已經是流行音樂中的主流了,他們在流行樂壇盛事金曲獎出現,又有甚麼奇怪?
※ 本文為「專欄」文章,觀點、言論與圖片皆不代表吹音樂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