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1・人物

【活屋十講回顧】王希文以《鳥人》點題 盧律銘解說金馬入圍《小美》的配樂彩蛋

10 月 10 日雙十節,活屋十講來到第 7 堂課,主題「故事的方向變了 配樂的技術也變了嗎」邀請到《痴情男子漢》、《總舖師》配樂家王希文,以及樂團棋盤上的空格對談。棋盤上的空格核心人物盧律銘,也是這兩年來逐漸嶄露頭角的電子音樂配樂家,作品包含《天黑請閉眼》、《接線員》,以及甫入圍金馬配樂獎的《小美》。他與王希文私下也是摯交,笑說當初受講座之邀,看到名單有王希文便直覺可以答應。

講座開場不免俗地得先問起兩組人的配樂啟蒙。王希文回憶,自己第一次注意到配樂的力量是《賭神》,恰好周潤發最近為了宣傳電影也到台灣讓他想起這件事,後來對他影響很大的電影是《把愛找回來》,描述一位音樂神童尋親的故事,兼具搖滾與古典元素,連結他玩團半路飛到紐約大學學配樂的背景,特別有共鳴。

盧律銘童年初次注意到配樂是《侏羅紀公園》中大師 John Williams 的作品。同樣玩團起家,後來去英國學配樂的他,個人作品也常常被別人形容成配樂感,長篇的橋段與不明確的結構,棋盤上的空格團員說,他們在剛開始合作練團時,對 cue 點特別辛苦。盧律銘學成歸國後,第一份配樂工作是林強介紹的。當時他想說剛回來就接到長片配樂,前途應該一片光明,沒想到半途就被撤換了。

王希文(左)、棋盤上的空格(右)
王希文(左)、棋盤上的空格(右)

為了申論講座主題,王希文帶來了一些範例介紹當代電影的發展,如何帶動配樂的變化。以 2014 年,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奪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鳥人》為例,他的配樂主體只有 Antonio Sánchez 擊出的一套爵士鼓,結合長鏡頭的手法,巧妙地解構劇場與電影之間的界線。《鳥人》描述一位過氣的老萊塢明星,預備復出主演一齣百老匯戲劇,偏偏片中符合傳統好萊塢電影配樂想像的古典音樂,是影中戲劇彩排的「現場聲音」,而概念上接近較劇場的純粹鼓點才是真的「電影配樂」。

另一有趣案例是徐浩峰導演的《師父》,片中配樂的樂器聽起來都像是音效、鑼鼓點,不成旋律、莫名其妙,然而看到後面卻產生獵奇的趣味。作曲家安巍透過這樣的手法,把這齣講述民國初年,各武館間鬥爭算計的電影披上黑色幽默的氣氛,若是按照傳統的配樂方法,這部片可能就會變成另一部《葉問》了。

王希文與盧律銘皆認同,在台灣其實也漸漸有越來越多不同的類型片出現,十分期待影像帶動音樂變化的可能。盧律銘特別放了《小美》開場兇猛的電子配樂,並介紹這部電影用了九個章節討論失蹤的人物小美,他遂寫了九段不同風格的音樂,並在影片最後將九首歌融合起來,變成該電影主題曲〈迴光〉(由滅火器楊大正主唱)。

活屋十講_盧律銘_王希文_配樂

主持人小樹向講者們提問,近年坊間有許多配樂速成班,講師們也都曾教過幾堂,這樣的課程有什麼樣的意義?王希文答,他曾經接到實踐大學的授課邀請,課程名為「商業音樂導論」,定義模糊,和校方溝通後發覺來修課的同學來歷大不同,只能概括成一堂音樂賞析的通識課。他坦言,這些課程設計在名稱上,有行銷的意義存在,但真的不可能上完就培養出專業人才,尤其「創意」十分難教,他只能分享經驗,無法保證上完課後你就能接到工作。

不過近年來,「配樂」這行確實越來越受注意。王希文說,他所就讀的紐約大學,目前收的學生已是他當年的四倍,課程不只電影,亦觸及影像多媒體,畢業的學生能走的路十分開闊。有觀眾提問,做配樂是否需要很深的音樂底子,王希文認為不必,像《戀戀風塵》中陳明章的吉他,錄音並不精緻、演奏在聽覺上十分單純,然而那樣的音樂語言卻十分符合電影的氣味。事實上,一位配樂家擁有將戲劇敏感度轉換成音樂語彙的能力更形重要。

活屋十講_盧律銘_王希文_配樂

講座尾聲,由好久沒有現場表演的棋盤上的空格壓軸,搭配 VJ 演出 30 分鐘,狂轟猛炸,令現場主持人小樹不禁讚嘆,這是今年活屋十講至今最精彩的表演。



avatar

作者 / 阿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