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6・議題

【配樂講座筆記】電影配樂新銳 盧律銘X江致潔:我們的復仇就是在原聲帶

翻面映畫 B-side Film 配合將於本週五(3/9)上映的《電影配樂傳奇》,邀請了七位台灣電影配樂職人,舉行一系列的講座,揭開配樂工作的神秘面紗。活動由李欣芸與林生祥對談揭開序幕之後,第二場交由聲子蟲棋盤上的空格盧律銘、Cicada 江致潔接棒,於昨(4)日在公館茉莉影音館開講。

同為樂團出身,兩人在去年初試啼聲,跨足電影配樂,分別製作了《接線員》《自畫像》。盧律銘更以電視劇《天黑請閉眼》榮獲金鐘獎音效獎。現場,他們分享了配樂過程中,與導演溝通、磨合的經驗,更精心準備了被「打槍」的作品,笑談「我們的復仇就是在原聲帶。」最後更意外發現,盧律銘剛做完的電影配樂《小美》和《自畫像》,不約而同都請了滅火器主唱大正獻聲。

配樂講座

每一段配樂,就像一件衣服

《自畫像》導演陳宏一是知名 MV 導演,不僅音樂聽得多,也相當有想法。江致潔回憶第一次和對方開會,發現彼此的音樂喜好相似,就連手機裡的播放清單也很像,認為第一次做電影配樂,就能和導演在音樂風格、方向想法一致,備感幸運。劇本剛完成時,導演請她試做的曲子,亦深獲肯定。

然而,電影實際開拍之後,挑戰才真正開始。原本她想用木琴為性格爆裂的男畫家描繪主題曲,沒想到最後木琴沒用上,倒是激發了導演把「演奏畫面」放入電影的想法。於是這段配樂,臨時改編成小提琴版,樂手更挑戰在沒辦法聽節拍器的情況下拍攝,事後再配合畫面重新錄音。

由於一開始的素材只有劇本,江致潔自然而然把自己投射在角色中,為角色的情緒、狀態寫曲子。「我自己很喜歡這種互相詮釋,或者是投射的過程。」盧律銘也呼應道:「從主角的個性來製作音樂,是我最喜歡配樂的地方。」他分析自己在配樂上,具有兩種性格。一種是做《天黑請閉眼》時,擅長用電子等類型音樂組織;另一種則偏向做《接線員》,多使用原聲樂器。以直覺對應影像的感覺,切換不同的創作個性。《小美》監製鍾孟宏對他說的一段話,他一直記在心中:「每一段配樂,就像一件衣服,只要穿對了,那件衣服就會很有價值;可是如果你穿錯地方,那可能就會毀了一切。」

盧:你是一個可以接受人家改你配樂的人嗎?

江:我很可以欸。

盧:好奴喔~其實我也可以。

由於平常在 Cicada 的創作就只有音樂,最初又只能憑著劇本發想,江致潔曾在影像出來之後,被暗示「寫得太滿」。看過作品之後,她理解到對方專業的考量,不過也有改動之後,成果超乎預期的例子。一次,她把音樂分軌寄給導演,對方用自己的想法重新挪移、拼貼,結果自己也慢慢被說服。「一開始會覺得很衝擊,可是一打開聽,覺得的確有他好的判斷。」

盧律銘也認為,電影,或者影像跟音樂結合,並不是這麼絕對,有時候要保留一些空間。「每一次的合作,導演的個性不一樣、遭遇的更改要求也不一樣,我都會當作學習。有時候他們所提出的想法,可能是我一開始沒有想過的,這些東西都會非常有趣。」

做配樂除了要跟導演溝通想像中的聲音,實際製作完成,還需要到聲音部門進行最終的確認,那一關有時會再經歷一次影像,或聲音在配器、編制的調整。盧律銘分享,坂本龍一在自傳提到,他做《末代皇帝》時,因為沒跟到最後的調整,事後看片,怒氣沖沖地想說配樂怎麼被亂剪。「我覺得我們的復仇就是在原聲帶,因為是我們做主。原聲帶聽到的,也會是最貼近配樂師心中想像,最原始的樣貌。」

其實是因為時間的關係。41:02 那個同時,可以玩了一些比較,至少在以往,台灣電視劇沒有出現過的聲音,我覺得很值得,可惜因為撥放的平台,比方說台灣的電視撥放平台,其實在聲音的處理上,還是有待加強,所以我們其實有做了很多的巧思,但是沒關係,原聲帶出了。41:45
盧律銘:「《天黑請閉眼》的製作時間很壓縮,但也讓我玩了一些以往台灣電視劇沒有出現過的聲音,我覺得很值得。可惜台灣的電視播放平台,在聲音的處理上,還是有待加強,我們其實做了很多的巧思……。但是沒關係,原聲帶出了!

配樂是線索、是引子,用聲響帶領觀眾身歷其境,有時候更成了電影的異卵雙胞胎,一聽到關鍵旋律,就能聯想到電影畫面。《電影配樂傳奇》即將於 3 月 9 日上映,以漢斯季默為首,除了邀集各路配樂大師齊聚暢談配樂奧義,片中也公開了不少影史經典配樂譜寫錄製過程與幕後秘辛。(更多電影與講座資訊請見翻面映畫粉專)

 

同場加映:有問必答 Q&A

Q:如何補足導演在形容畫面的落差?比方說,你的黑暗跟我的黑暗不一樣。

盧:最快速的方式是,他提了一個形容詞,我馬上丟 reference 給他,另外一種就是直接做,不斷地試做,想辦法先抓住他形容、想要的東西,然後我可能只是用原本的東西,原本段落的東西去調整,可能某個東西拉大聲一點。如果真的都不是,再整個翻新重來。

江:我通常比較容易被困住的,可能是不夠開心吧。有時候會被說要開心一點,但是他們在想的,可能不是我以為的那個開心,因為如果用我理解的那種開心,可能都會變得有點太普通。所以希望他們可以多跟我說一些故事,角色背後還有什麼是我沒有抓到、有另外一面可以去考慮,或是其實有一個糾結的點,通常這樣子會比直接跟我講一個指示,還要容易抓到,因為大家很容易在那個詞上面就迷路了。

Q:看完影像之後,腦中一片空白、毫無靈感怎麼辦?

盧:除非你真的很愛這個劇本,會有很多想法。但你還沒有這麼了解的時候,其實要花很多時間來消化,可是時間就在那邊,你會愈來愈緊張。我希望正確的流程是,要找樂手到錄音室,然後混音,所以必須要預留一段時間,那編曲的時間會被壓縮得更少,我自己會想辦法,比如說去拍攝現場,或一直看同樣類型、主題的電影、聽他們的配樂,想辦法補充。

江:我自己也是會看同類型的電影,去看能不能感覺到什麼。有時候如果真的沒辦法,也會試著隨便一邊看著影像,一邊聽著其他的音樂,看會不會剛好,突然發現某一種類型的音樂會搭得到。只能試著多聽多看。

Q:如果被參考的同類型電影拉走、音樂做得很像怎麼辦?

盧:有時候不一定是聽他的使用方式,或是樂句這麼明顯的東西,有時候是一個氛圍。我自己的習慣是,先聽原聲帶,再去看電影,這樣我可以比較快速想到說,原來這首歌是搭在這個地方,那他為什麼會這樣?我會去揣摩那個想法,再看這個想法是不是合用。我覺得配樂最重要的一個點就是:cue in 跟 cue out 的時間。什麼時候音樂要來?什麼時候音樂要走?那內容是你去發展的東西,in 跟 out 我覺得是最神奇的。片子的內容不一樣,但是有時候類似的劇情,他們的安排是怎麼樣?我自己會去參考一下,如果這個音樂晚個兩秒,或者是早個一秒,感覺是什麼?我自己會去想這些東西。

江:通常更會是盡量避免像,因為我平常聽很多東西,腦中想到的東西,有時候都會懷疑到底是原創的,還是聽來的。我如果事後覺得某一個東西很像誰,我可能會把那個人所有的東西聽一輪,看有沒有真的像。如果真的抓到,我就會把它刪掉,我還滿小心在看待這件事。

盧:我那時候做《接線員》,寫了主旋律之後,愈聽愈毛,想說是不是最近在聽坂本龍一,做得很像?我就在想怎麼辦,就下載手機 APP SoundHound,一直搜、一直放,每個段落都搜,如果都沒有,那我就比較安心。

江:你提供了一個好方法,因為我都是丟給別人,然後問他們有沒有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