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12・人物

台灣樂團需要技師嗎?

表演正值高潮,台上樂手忘情演奏,台下觀眾汗水淋漓地舞動著,忽然一個身影衝上舞台,接過吉他手的琴並迅速遞上另一把。演出繼續,熱度不減,然而在剛剛那沒什麼人注意到的短短幾秒內,樂團技師順利挽救了吉他手的斷弦危機,讓整場表演不至於停頓或中斷。

在樂團表演場合,我們常常會看到舞台邊站著幾位面色凝重、眼神專注的工作人員,直盯著台上每位樂手,大多時間只是站著,但只要一出狀況,便會立刻以最高效率將問題排除。他們是樂團的隨行技師,也是與團員(和樂器)最熟悉的人。

“I think the general public has no idea what roadies do. Bless ‘em all. I just play the songs. They make the show happen.” (我覺得凡夫俗子是沒有辦法理解巡演工作人員有多重要的。多虧了他們,我才能潛心於演奏,他們讓演出完美呈現。)

──Tom Petty

影集《樂隊管家》所引述 Tom Petty 的這句話,替樂團技師做了最佳表述。這裡的「roadies」泛指巡演工作人員,包括技師、燈控音控、經紀人甚至司機保安、周邊銷售人員等,在台灣,我們有時會直接將 roadies 稱為「樂團(樂器)技師」,他們除了負責各項樂器的維護和調整,也是讓演出能順利進行的關鍵角色。

技師,最佳隱藏團員

在演出現場,技師是樂團與音控(PA)之間溝通的橋樑,協助雙方在「聲音呈現」上取得共識。

試音前,他會先跟 PA 和舞台工作人員(stage)打招呼,確認試音流程,並在舞台旁先清點器材、調音、處理無線系統(Wireless)和耳內監聽系統(In-Ear-Monitoring,簡稱 IEM),將樂器和效果器整理好以便上台能在最短時間內發出聲音。

試音開始,他手持麥克風,引導樂手照順序跟 PA 對訊號,如果樂器沒有訊號或雜訊太大,也必須及時排除問題;有時他會利用跑歌空檔下台聽觀眾席的音場,並與 PA 溝通樂團希望呈現的音量比例。正式開演前,他會將舞台上的線整好、貼好,在團員站位、麥克風架與監聽的位置貼上標記,並紀錄音箱上的參數。

技師
通常在試音/表演前,技師會協助樂手將樂器準備至最佳狀態。

「我們開的音箱都很常見,所以會先記好團員習慣的音量參數,上台直接轉到差不多的位置。正式演出時他們只要再微調就好。」TRASH 技師小管表示,有些場合由技師幫團員試音,更能凸顯樂手價值,尤其是在跑校園演出的時候。

不要以為當技師可以用工作人員的身分免費看表演,好像賺到似的,才沒這回事,技師其實很難好好享受一場表演。

他必須緊迫盯場,任何風吹草動都要能察覺危機所在,有時候斷絃了、電源線被踢掉了、麥克風架倒了、大鼓鼓槌飛了……,緊急救援的重責大任就落在他身上。基本工作外的業務,還包括阻擋喝醉觀眾上台鬧事、將跳下台定孤支的主唱救回來等等。

Live 現場最有趣的就是各種無法預期的脫序行為,這些「意外」也包括突發狀況。當然,音響公司 stage 可以協助排除問題,但 stage 和隨團技師最大的差別在於,技師與團員之間有著長期相處所建立的默契。就像投手與教練在球場上比手畫腳、互打暗號,舞台上每個眼神手勢都是搶時間的關鍵。

「但是像我們鼓手(編按:TRASH 鼓手金魁剛)表演都戴墨鏡,無法用眼神溝通,所以就要自己注意鼓的狀況。」小管舉例,鈸被打歪、收音麥克風架傾倒都是肉眼容易察覺的,但是像大鼓常常踩一踩就移位,必須事先標記位置,隨時確認。

幫樂團看見團員容易忽略的細節

沒有演出時,技師會協助保養樂器、與團員討論音色,有時候也會負責出器材清單與舞台站位表,並代表樂團跟音響公司對單。大多數隨團技師並非只有表演時才出現,而是會跟著練團,熟悉每位樂手的習慣。

血肉果汁機的技師 Alex 平常的工作是錄音混音和現場音控,喜歡研究聲音的他自嘲是個器材宅,常常會跟團員分享新技術、討論效果器功能。「我覺得技師還有個很重要的任務,是幫樂團看到不同的狀況,從客觀角度給建議。」他曾建議貝斯手大君,表演時只聽音箱的破音、地板監聽送乾的,然後送給控台兩路讓 PA 可以依外場狀況調整比例。在血肉 2016 年舉辦的「建宮蓋廟演唱會」上,樂器自動切換音色、完全不用踩效果器的想法也是出自 Alex 樂於嘗試新技術的好玩心態。

有些技師會同時身兼 Programmer,不只是按播放鍵,歌曲銜接與改編橋段時該如何跟樂團同步,也需要在練團時充分練習。「TRASH 表演時所有團員和我都會帶 IEM,我會送 cue mic 到他們的耳機,有點像是演唱會導演,所以練團時也會練習這些默契。」小管認為技師比團員更能客觀、全面地察覺現場動態,因此能在演出當下提供建議:「例如提醒走位、如何跟樂迷互動,像有次我就 cue 主唱阿夜『你右前方有個女生快哭了,對著她唱』,這些事情團員不一定會自己發現,就由我來幫忙補足,讓演出更好。」

P!SCO 的技師阿勇則提到,技師有時候也會成為表演的一部分:「之前 Polysics 來台灣表演,其中一個橋段是技師接過主唱的吉他,對主唱倒水,主唱甩頭,然後再接過琴繼續彈。接琴倒水的行為雖然微不足道,但沒有技師就無法完成。」2015 年 P!SCO 在搖滾台中演出時,吉他手彈到一半斷弦,便在戰斧後立刻換琴,展現與技師天衣無縫的默契。

樂團技師

技師只是一項「工作」,不是一個「職業」

從上述工作內容看來,樂團技師要會的技能相當繁瑣複雜,大概就像 RPG 遊戲中那種什麼都會、但能力值很平均的角色。然而,台灣目前並沒有專業的技師培訓教育制度。

台灣的技師大多是師徒制出身,或是從相關領域半路出家:有些人因為自己在玩團,想增加面對舞台的經驗;有些人覺得在音響公司工作的危險性和勞動力較高,隨團技師相對安全;也有些人的正職是樂器維修,平常在小房間裡低頭苦幹,做技師則可以跟著樂團四處走跳,平衡一下煩悶的生活。

技師的工作報酬沒有公定價格,業內常見的情況有三種:一、依照樂團每場演出的收入做固定比例拆分;二、由樂團決定一個可負擔的金額,約是幾百至兩千元;三、遇到有公司支持、或較有名氣(錢)的樂團主動談合作時,通常會依商演一場三千、專場演唱會或巡迴另計的方式報價。

台灣多數獨立樂團無法靠演出收入維生,在自己都賺不到錢的情況下,還要付錢請技師實在有點強人所難,因此有些團會尋求「友情贊助」,找學長姐、學弟妹或朋友幫忙,等對方需要支援時,換自己出一份力。

請技師到底該不該付錢、該付多少?大家都有各自的觀點與考量。草東沒有派對的技師蔡奇穆表示,自己的本業是做樂器維修,因此跟樂團出班的收費會希望至少要能 cover 日常工作的收入;在火氣音樂工作的林哲甫則是「上班族型」的技師,平常除了擔任滅火器技師,工作內容也包含處理公司業務,收入則是領基本底薪,有表演時再加額外獎金。

樂團需要技師嗎?

跟一般歌手比起來,自彈自唱自演的獨立樂團更著重「表演」──團員在演奏時動作較大,出狀況的機會也高,如果沒有技師協助排除狀況,演出很難順利進行。反觀演唱會樂手,由於彈奏動作較小,觀眾焦點不在自己身上,亦不太會刻意安排需要他人協助才能進行的表現橋段,因此相對來說技師需求也較低。

如果樂團規模不大、表演形式單純,請技師也絕非必要。在台灣,通常場館或主辦單位會提供整套音響器材,樂手只要帶自己的樂器就好。但歐美日韓等國家的習慣是,從音箱、鼓組(包含所有架子)到吉他架都要自己帶,現場只會提供監聽和麥克風架,由於樂團只靠團員根本沒辦法帶這麼多器材,才會發展出由專門人員管理樂器的行業。且因分工精細,樂團除了會請一位技師長統整所有事務,不同樂器也會交由不同技師負責管理維護。

「樂團技師這個職位在台灣是不存在的,它是一項工作,但不是一個職位。」哲甫表示,在國外可以靠做技師維生,因為環境有這個需求,但台灣目前不太可能,除非你兼做很多樂團,或是接到主流的 case。「並不是資歷變高就會賺比較多,重點是要看樂團能付多少。」

傷心欲絕、昆蟲白和洪申豪的隨團技師陳宇也表示:「這個產業比較尷尬的是,並不是你實力越強可以賺越多,而是你跟的團越大才能賺越多。」除了個體戶接案,也有一種情況是經紀/公關公司找音響公司做活動,音響公司再發包找技師支援(技師與舞台工作人員(stage)的工作界線在台灣一直以來都很模糊),有時候運氣好,菜鳥技師一場個賺三、五千塊也是有可能。

10801737_983224651690907_7321296201594135982_n

吃不飽又餓不死的處境

「出去表演其實很有趣,跟團員相處也很開心,吃吃喝喝講講屁話,那時候就會覺得把興趣當工作真的很棒!」
「當然不希望現場出狀況,但在排除狀況時又會覺得自己很重要。技師是很有挑戰性的工作,又愛又恨啊!」
「我覺得自己是樂團的一份子,看著他們站上越大越好的舞台,我也會很有成就感,有時候看到台下大合唱真的會很想哭。」

收入微薄又沒有職涯保障、常常還必須處理份外雜事(有些技師會兼任音控、燈光師甚至經紀人的角色),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說穿了還是靠夢想在撐著。樂團的成長是動力來源,當所服務的樂團站上更大的舞台、得到更多掌聲時,技師的價值和成就感也會跟著提升。

如果樂團表演量夠多、商演報價夠高,其實是有機會養活幕後團隊。但這種自給自足而成功的案例不多,通常還是必須仰賴唱片/經紀公司的資源。牽扯到公司,錢的運作上又會變得更複雜。如果公司願意投資幕後,願意花錢培養樂團專屬的技師、音控師和燈光師,讓每場表演都能達到最完善的呈現,越有機會得到死忠樂迷的支持,並獲得中性聽眾的關注;反之,如果公司只把樂團當生財工具,短視近利,很可能因某些遺憾流失原有的觀眾。

「技師要能夠生存,首先,樂團必須要先能夠生存。」蔡奇穆認為,台灣的音樂產業現況很不健康的,收入不對等,主要還是因為地狹人少,消費力薄弱。「買票看表演、聽音樂付費的觀念很重要。在音樂上付出多少,應該要得到相對的回報才對啊!」

跳脫以樂團為出發點的思維,回歸個人,陳宇提到一個很弔詭的現象:要賺錢就是要撐得比別人久。「從事這一行的時間越長就會發現,有些人撐不下去會離開,當同輩走光後,你就變成前輩了。那時你的收費或資源就會變多,因為那些走掉的人會讓產業出現斷層,你就可以把它接下來。但這種狀況其實很討厭,就是用年齡和時間來計算,而不是看實力。」

面對悲觀,組隊打怪

近年台灣各地音樂祭發展蓬勃,各地 livehouse 也有為數不少的演出任君挑選,音樂環境的發展看似有越來越成熟的趨勢,但依然有不少人抱持悲觀態度。「環境看起來變好,其實更糟糕。之前是會餓死,現在是活得下去,但吃不飽又餓不死,餓不死的前提還是你得接很多份工作……。」22 歲的陳宇身兼三團技師,最近正在籌備自己的維修工作室,他說:「我希望能靠這個產業,成為一個想吃什麼就可以吃什麼的大人。」

滅火器主唱大正也認為,希望景氣變好,在這個時代就算靠政府也不可能有用,主要還是市場規模的問題:「搖滾樂已經死掉了,現在大家都在聽 hip-hop 跟 EDM,玩團說實話蠻沒有未來的。除非有一股復古浪潮,大家又開始喜歡搖滾樂,不然我們都只是在撐而已。」

天助自助者,儘管空談願景令人灰心,但任何艱困環境勢必有其應對之道。以技師為全職、沒有其他工作收入的小管,打算組織一個技師團隊,主動向樂團接洽合作。除了增加工作機會,團隊也能共享器材資源。「像我們團出去表演時 IEM 常常不夠(有時候音響公司會提供但數量不一),有些團也覺得需要自備卻沒有經費,就想說可以購買幾套大家一起用。」組隊打怪總比單打獨鬥來得強,也許這種運作方式能讓如濃霧般的未來透出一道曙光。

「人人嚷著沒未來,但要我們放棄又捨不得,還是想再多打滾一下。」陳宇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還是期待未來能被創造出來,儘管現在大家都說沒預算,但重要的是,當你有預算時,願不願意支付合理的價錢給那些幕後工作人員?」

(正文完)


 

【後記:想成為樂團技師,你最好……】

文中提到技師的工作包羅萬象,如果你想成為技師,想跟著樂團到處表演,最好要擁有以下知識與技能,才能在演出現場提供最大的幫助:

  1. 基本樂器知識,包括換弦、調音、裝鼓、調整弦距、簡易維修……等。
  2. 基本音控概念:音響訊號怎麼走、線怎麼接、音箱沒聲音怎麼辦?更進階一點必須聽得懂聲音頻率大概落點、如果feedback該砍哪些頻率?
  3. 基本電學:電壓不穩的處理方式、出國如何防止效果器整盤燒掉。
  4. 專有名詞的使用(包含英文)。

技師主要的價值是解決現場發生的事情。但除此之外,熟悉你們團的歌曲段落與歌單安排,了解樂團運作以及樂手樂器配置,也都是無可取代的重要環節。

當技師不需要年輕貌美力大體健,但擁有某些人格特質,會讓你在工作上更得心應手,也能讓團員更放心將舞台交給你:

  1. 細心、耐心、效率。要有找出問題並解決的耐心,但反應速度要快。
  2. 領導力。試音時,適度控管流程與時間分配,確保團員能在安定的狀態下完成演出前的所有準備。
  3. 要能夠果斷下決定。試音時間有限,如果發生問題無法即時解決,必須快速找尋其他方案取代。
  4. 機靈度與抗壓性高。舞台是戰場,任何小狀況都容易打亂團員們的思緒,一焦慮通常溝通口氣不會太好,因此技師也有穩定軍心的作用,不能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