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3・雜吹

樂手研究室:專訪濁水溪公社貝斯手 江力平

01

江力平,職業樂手,德國知名貝斯品牌 Warwick 台灣區代言人,濁水溪公社、蕭賀碩與冷笑話、Huh?蛤樂團的貝斯手,也曾與多位知名藝人在錄音室及現場合作;並擔任多位國際知名樂手來台時的口譯人員,也翻譯過 Janis Joplin 的自傳。成大建築系研究所還曾任淡大實驗交響樂團團長的他,非常多才多藝。讓我們來看看,錄音和演出經驗十分豐富的江大,腦子裡到底裝了多少有趣的事情吧?

 

你的經歷上寫你是淡大實驗交響樂團的團長兼小提琴首席,你的第一樣樂器是小提琴嗎?

江:其實是鋼琴,但我不想被我媽教(媽媽是音樂老師),我媽教琴很兇,所以就找個別的東西學,先落跑再說。儘管有點情勢所逼,但淡江實驗交響樂團算是我一手催生的;就是弦樂社加管樂社,找個指揮來弄一弄這樣子。

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拉小提琴。到了附中加入室內樂管弦樂社,在那邊發現自己拉得還算不錯,然後到了淡江也是這樣,就繼續拉下去了。

 

是怎麼從小提琴變成貝斯的?

江:這中間當然會經過彈吉他的過程。因為我在附中的朋友裡面,吉他算是起步慢的,那為了能夠跟這些朋友一起玩音樂,所以就彈貝斯。彈吉他根本就跟不上他們。

後來到了淡江加入了淡江吉他社(那時還沒有西洋音樂社),我就繼續彈貝斯。那因為全社只有我彈貝斯,到了金韶獎比賽,尤其是比創作組時,我幾乎從頭到尾都站在台上。就覺得彈貝斯很不錯,一直都有事做。

在淡江吉他社彈貝斯時,有一件事影響我很大:編制中通常沒有鼓。正常來說,貝斯會需要去分擔鼓的部分,但我發現我解決的方式不是這樣;我會把拍子拍出來,但彈的是另一道旋律。直到現在,我還是認為我彈貝斯是偏向 making melody,要比 outline drum beat 或是 outline rhythm 要多。

 

有哪些貝斯手影響你?

江:我的第一個偶像是 Billy Sheehan。在談 Billy 之前,我不得不先提薛岳。我很喜歡他的一首歌〈日子才會比較好過〉,但後來發現這首歌編曲跟 David Lee Roth 的〈Yankee Rose〉幾乎一模一樣,我就去看彈 David Lee Roth 的貝斯手是誰,才知道有一個人叫 Billy Sheehan。後來 1989、90 年左右,他為了宣傳他的新團 Mr.Big,還出了兩卷教學錄影帶《On Bass》跟《Bass Secrets》。那時候盜版盛行,都跑去九五買盜版錄影帶,到櫃檯跟老闆說:「我要買錄影帶。(小聲狀)」老闆就會把他的櫃檯轉過來,裡面都是盜版演唱會、教學帶。那教學帶我看到帶子斷掉兩次,一共買了三次。不騙你,他的所有東西我全部破關,尤其是第一卷。

同樣在那個大盜版時代,在眾多的教學帶之中,我找到了我第二個偶像──Jeff Berlin,也是我後來的老師。我喜歡他的演奏喜歡到去找他學琴。Jeff 這個傢伙是個怪人,一直活在 Jaco Pastorius 的陰影中,他們年紀相仿,彈奏的方式也像,但他把自己隔絕在世界外,所以比較少人知道他。可是他的造詣其實比 Jaco 高很多,任何獨奏都是完全的即興,更為行雲流水。但是最討厭的就是,他自己知道他很厲害,所以做什麼都要聽他的。可是這在錄影帶上是看不出來的。(笑)

 

是什麼原因成為職業樂手的呢?

江:我覺得我當兵時在陸光藝工隊服役,算是冥冥中的一種暗示。我在裡面是彈吉他,五月天的瑪莎彈貝斯、鼓手是原來濁水溪公社,現在九二九的 Robert、鍵盤手是張震嶽現在的 band leader 冠豪,然後主唱是歐漢聲跟王仁甫。陸軍樂隊那邊的吉他手是熊寶貝的魏駿跟 1976 的大麻,貝斯手是當時 1976 跟濁水溪的阿熾。那個時間點剛好就這些人,在那樣的環境裡,讓我想說以後就當個樂手,一邊工作一邊教琴。

我之所以彈吉他,是因為剛進去時學長在彈貝斯不敢嗆他,後來瑪莎進來了跟我說他不會彈電吉他,也不太會彈鍵盤(根本就騙人),我就只好一直彈吉他,彈了一百多場⋯⋯。

其實我去當兵前就在想⋯⋯因為建築是個要等很久才看得到成果的東西;在 studio 裡面你一首歌熬夜個一天、兩天是錄得完的。既然都要熬夜,我是要熬個好幾年才看到房子蓋出來好呢?還是熬個一、兩天看到歌出來了比較爽?想想還是做音樂比較好。

 

現在是 Warwick 台灣區的代言人,你的主力貝斯應該就是 Warwick 吧?

江:對,但 Warwick 原廠蠻好的,他們並沒有限制我只能拿 Warwick,我可以拿不是他們的琴去演出。因為 Warwick 的好處、壞處都是同一點,它有屬於自己廠牌的特別音色,不是每個場合都適合帶它去用。

我目前有四把 Warwick:

Warwick Corvette $$ 5:是兩個 Musicman 型雙線圈的德廠琴,拾音器改成 Reed James 的。我很喜歡 Reed James,在很多隻琴上都改裝了他的各種不同型號拾音器。它的特徵是 attack 很快,音色很 modern,裝在 Warwick 上,仍舊保有了 Warwick 的典型音色:聲音有點電,卻非常的甜。濁水溪公社的新專輯幾乎都是用這把錄的,但現在唯一聽得到的錄音是幫我一個學生周照棠錄的〈#003 (Disorder)〉。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Warwick 的琴頸因為木材選擇關係,在台灣這種濕熱的環境下非常容易變形,但從 2013 年起,德廠的琴頸跟指板都回頭使用當初 Warwick 賴以成名的 Wenge(雞翅木),整個指板音域的音色都非常清晰。

琴上的兩個小開關分別控制前後拾音器的串聯、並聯與單線圈切換;這是我非常喜歡的配置方式,可以在加上前級的高低音控制之前就能有許多不同的音色變化。只要情況允許,每把雙線圈的琴我都會加上這個開關;唯一的問題就是儘管它的拾音器長得像 Musicman,但是完全沒有 Musicman 的音色。

Warwick Fortress 4 P/J:這是專門彈濁水溪的琴,是 Warwick 中國廠 Rockbass 系列的產品。雖然是中國做的但是品質相當不錯,然後價格也比較低,如果一時衝動不小心把它砸了也不至於太心疼。濁水溪的音樂大部份時候需要 P 的聲音,現場表演時也會用到大量的破音,所以我把原本主動式的 MEC 拾音器改成被動式的 Reed James NEO P/J,過 fuzz 的聲音改善很多。我非常喜歡 Fortress 的琴身設計,好背,高把位演奏也比 Corvette 輕鬆。

02
(圖左)Warwick Corvette $$ 5(圖右)Warwick Fortress 4 P/J

Warwick Fortress 5 Fretless:這把才剛拿到,也是 Rockbass 系列產品。它的聲音很 punchy,拾音器是標準的 MEC J/J 主動式,很適合做 rock。

Warwick Alien Deluxe 5 Fretless:我有一個演奏上的面向,會大量使用到木貝斯,主要是因為從董運昌老師的交情開始,我常常會跟木吉他演奏家合作,那用木貝斯的外形看起來比較對。

03
(圖左)Warwick Fortress 5 Fretless(圖右)Warwick Alien Deluxe 5 Fretless

 

不是因為音色比較對嗎?

江:錯!聲音差十萬八千里。這件事我一定要講!一旦是以 unplugged 為主題的表演,你就會期待貝斯手是拿一把長得像大隻木吉他的木貝斯,而不是 double bass,但是聲音好像該像是把電貝斯。可是,你有機會彈到木貝斯的時候,你會發現它的聲音像是低八度的木吉他,完全不像貝斯。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大家都被 Eric Clapton 拐了。他最有名的 MTV Unplugged 那場演出的貝斯手是 Nathan East,牙齒很白的那個黑人。雖然演出時他拿的是 Yamaha 的無琴格木貝斯,但是錄音室版本的是貨真價實的無琴格電貝斯。錄音室跟現場版的樂器配置幾乎完全相同,所以每個人都腦補,覺得現場的貝斯演奏一定是跟錄音室一樣好聽的不得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

之後,每個人做 unplugged 都希望你是拿把木貝斯上去,但希望 tone 是電貝斯。你下次看 Eagles 的 unplugged 可以注意一下貝斯手 Timothy B. Schmittt 是拿把 Fender Jazz 上去,因為這樣 tone 才是對的。所以我覺得木貝斯不應該是一個低八度的木吉他聲音,而是接近 double bass,但又不是 double bass  的聲音。要是我有機會或是可以選擇的話,我拿到木貝斯的第一件事就是換弦。我會換 La Bella 的黑尼龍弦,裡面是鐵心,但外面是尼龍。讓它的泛音變少,低頻變多,尤其是讓它的中頻出來一點。

 

請你介紹你其他的貝斯收藏吧!

Pedulla Hexabuzz Fretless:它是把六弦無琴格的琴,我想大概是台灣唯一的一支。一般來說無琴格的琴都是後段會比較好聽,但它是少數前段很好聽的無琴格。你可以在蕭賀碩的〈坐地鐵回家〉聽到它的聲音,也就是前段拾音器的聲音。但它不太有 punch,不適合彈 rock,彈流行樂非常棒,很溫很甜。

STR LS549:STR 本來是日本廠牌 Bacchus 的高階系列,後來成立自己的品牌。做工非常細膩的 Jazz bass,美國對它的評價很高,說它不輸 Fodera。我從’08-‘10 這三年的流行歌大部份都是用它錄的,尤其是廖文強的第一張專輯,整張都是用它錄的。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沒有特色:可以聽得出來這是支 Jazz bass,但是什麼廠牌聽不出來,主動還被動也聽不出來。這太棒了,因為什麼場合都可以用。是我的戰馬!很好的工作用琴。

04
(圖左)Pedulla Hexabuzz Fretless(圖右)STR LS549

Dean Jeff Berlin:這是 Jeff Berlin 第二代的簽名琴,之前是 Peavy,現在則是 Cort。基於我是他的學生就買了;當然有找他簽名啦。做 Jeff 的基本音色沒有問題,但除此之外就沒有實質用處了,算是把紀念性質的琴。

Univox Lectra Violin bass:這是我在美國加州 Berkeley 的一家叫 Subway Guitars 的店買的。這家店號稱是吉他界的科學怪人工廠。他們會去收購倒閉的工廠貨,然後再自行組合,賣非常便宜的價格。因為它不貴,又是跟我同年 1971 年做的,我就買了。因為短弦長跟空心琴身的關係,它的音色很有 60 年代的味道;但雜音很大,錄音時要多花一點工夫把雜訊剪掉。

05
(圖左)Dean Jeff Berlin(圖右)Univox Lectra Violin bass

接下來這幾支都是高雄的海頓音樂工作室幫我製作的訂做琴,製琴師是陳瑞明,小明老師。

HSIU Custom 8-string Bass:這是我跟他合作的第一個 case。這把琴本來不怎麼樣,是我在 ST 買的。那時候濁水溪要錄〈晚安台灣〉需要一隻 P bass,就在 ST 找,最後看到一把 Sex Machine Gun 前貝斯手 Noisy 的簽名琴;是 ESP 最低階 Grassroots 的版本。它從我開始在 ST 教琴就一直掛在那都沒人買。它的拾音器配置是雙/P/雙,好歹有個 P,老闆很高興地用四千塊把它出清給我。因為我很不喜歡它的外形,就很少用。有一天我突然覺得它的琴頭應該夠裝八條弦,便在 Warmoth 買了專用的琴橋,請小明把它改裝成八弦貝斯。但八弦真的很難彈,而且琴頭最後還是得重做。我應該要多練習一下八弦才對。

HSIU Custom Jazz Bass:這把琴的琴頸是完全拷貝 Jeff Berlin 的 Peavy 簽名琴。 因為我本來有一隻 1993 年的,但拾音器位置跟 Dean 那隻一樣,做不出一般的音色,想說那做個像 Jazz Bass 的琴身來換換看,沒想到結果出奇的好。接著發現琴頸太薄,經過這麼久的時間也已經變形了;那乾脆也把琴頸換掉好了。我們想讓它變成一把 modern 的 Jazz bass,像 Sadowsky 那樣的。琴身是我在描圖紙上以一比一的比例畫出來,寄到高雄,他用珍珠板做成模型寄到臺北,我修改弧度跟曲線後再寄回去,一來一往地把琴完成。這是我第一次用一個夏威夷的拾音器廠牌 Aero,前級直接是 Sadowsky ;所以我等於有了把超級 Sadowsky(的拷貝)。

06
(圖左)HSIU Custom 8-string Bass(圖右)HSIU Custom Jazz Bass

HSIU Custom 6-string Bass:在 Jazz Bass 之後,我們決定要做一隻超級高檔的琴。過程有些艱辛,花了快兩年才做好。因為 Buckeye Burl 的面板看起來很像爬蟲類的皮,我給了它一個名字叫尤達號。

過去也有過訂製六弦貝斯的經驗,發現太稀奇罕見的木材組合,也許可以產生非常有個性的聲音,但是應用的空間跟彈性也變少了。我希望這隻六弦還是能像 Jazz Bass 一樣的被廣泛使用,所以琴身是標準的 ash 跟 alder,成果相當令人滿意。

這是我第一隻單切角 single cut 的琴,結構工法參考了不少 Fodera 的製作方式。拾音器是 Aero 的雙線圈,前級電路是一個匈牙利的年輕人 Zoltán Kis 做的 Zolkow Preamp;他的產品彈性很大,可以完全照客戶要求個別調整。

FL Custom Custom 5-string Bass:這是台南的製琴師陳信文(蛤仔)給我的 offer,說我們來做一隻 FL Custom 最高級的琴看看。我跟蛤仔十幾年前在成大時就是樓友,當初一起努力切磋出不少關於樂器製作的心得。

因為我已經有六弦琴了,五弦的也不少,討論後決定做類似 Fodera 的重要代言人 Anthony Jackson 簽名款那樣的琴。它的特徵就是琴格很多,但只有一顆雙線圈。 我們討論到最後的結果是三十五吋的弦長,二十九格。這樣等於我五弦的貝斯有六弦的音域,最高音是六弦的 C。

這麼長的琴頸需要一些特別的零件,琴身設計也要更動,幸好蛤仔都成功的完成。FL Custom的一大特色是它非常強大的前級電路,花了蠻多時間跟成本才做到今天的品質。

07
(圖左)HSIU Custom 6-string Bass(圖右)FL Custom Custom 5-string Bass

 

我發現江大都有一些貝斯的零件,你很熱衷組裝貝斯嗎?

江:以前有段時間會,但現在沒有時間弄。是這樣子的:我念成大研究所的時候,有本雜誌叫「跳蚤市場」。上面有個人刊說,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他組裝的吉他;我就跟著幾個朋友去看看。那是個透天厝,從地下室到五樓塞了滿滿的琴身和琴頸。而且日廠 Fender、ESP、Fernandes 都有,他賣我們一個琴頸或琴身一千元。後來名聲漸漸傳開,還有人遠從台中過去採購,好貨就慢慢沒了。這個事情就不合理嘛,這不科學啊!後來我們輾轉知道,在安平工業區裡,有家很大但已經停工的吉他工廠。在 1980 年代台灣是日本的 OEM,而日本又是美國的 OEM。很多的吉他都是在台灣組裝,再運送回去日本的;因此工廠會留下一些有加工瑕疵或是不夠美觀的半成品,就是所謂的 B stock。我們終於找到了源頭,就去租了一台小發財車搬貨,因為琴頸、琴身那家工廠賣一個一百塊!

 

所使用的音箱?

江:我有兩顆 Markbass 的頭: 一顆是 LMK,另一顆是 Big Bang。音箱我有兩個,一個是 Epifani UL112,一個是 Markbass NY121。另外我還有一個家用的 Markbass MicroMark 801 combo。

其實我是 DI 派的,能夠不要用喇叭我會儘量不用。我不喜歡喇叭的聲音,我錄音時都直接進麥克風前級,現在也不太用樂器用的 DI。我希望能減少琴到錄音設備之間的音染,所以這也是我琴越買越好的道理。那我用這些音箱也是因為它們的音染很低。

08

 

喜歡用的琴弦?

江:四弦的話我喜歡用 DR 的 Lo-Rider Nickel。這個是受 Jeff Berlin 影響的, 所以我都用細的弦,從.040到.100。五弦的話我會用兩種:一種是 STR 的,或者是一個日本的牌子「頑固弦」 的 Premium 型號。六弦的話我用 Fodera 的.028-.120。如果是用 Warwick 彈 rock 的話,我會用 Ernie Ball 新的弦 Cobalt 系列。

 

你的效果器盤?

江:除了在濁水溪公社之外,我沒有固定的效果器盤,會一直換來換去。我不喜歡帶太多效果器出門,所以有一個原則:只要我帶了某一個袋子,就只帶那個袋子所能裝下的效果器數量。我只用固定幾個種類的效果器,不會用很多 fancy 的效果,但用到的那幾種我會一直買,直到找到我要的聲音為止。我花最多力氣找的是 octave,結果到最後還是 Boss 的 OC-2 最好用,因為它的低八度音夠假。octave 通常不是在聽它做出來的聲音有多 acoustic,而是它有多機車。OC-2 我們都叫他「窮人的合成器」啊!它那像合成器的機車聲音到 OC-3 都變得不一樣了。

09

我還花很多力氣找 preamp、chorus、compressor、reverb、delay,還有 filter。使用 chorus 也是受到 Jeff Berlin 的影響,我後來找到 Tech 21 NYC 出的 Boost Chorus Bass,非常喜歡。原因是它可以在沒有 modulation 的狀況下做 detune chorus。就我所知,80 年代時 fusion 樂手像 Allan Holdsworth 會用一種方式來做 chorus:那時候的效果器像 Yamaha SPX-90 一次只能開一個效果,他就弄了四台 SPX,每一台都開 delay,時間都差一點點,都動一點點 detune;就會出來一個很 lush 的 chorus 效果,但是那個 chorus 沒有 modulation。

Reverb 跟 delay 的話我喜歡 T.C. Electronics 的產品,因為這個牌子的聲音很乾淨。我個人認為,貝斯的頻率偏低但泛音又多,如果像吉他手那樣使用 analog delay 的話,delay 效果的音色偏暗,用在貝斯上就糊了。T.C. 的音質是清而亮的,很多人覺得它的聲音聽起來刺耳,但我覺得用在貝斯上剛好。我很喜歡 T.C.出的 Trinity Reverb,要是它有 shimmer 的話就無敵了。我喜歡用它的 Tile reverb,因為只要用一點點就可以讓聲音變得寬廣,又沒有那種 slap 的聲音。配合 Trinity 的 delay 是 Nova Repeater,因為它的 modulation 比較好聽,而且電壓也不像 Nova Delay 只能用 12V。

對於器材,我要強調一點,就是在我可以的情況下,我都會儘量的支持本土的廠商。像我電供本來是用 Visual Sound 的 One Spot,但現在加上一個朋友的廠牌 Fusion Sound Lab 做的分配器。就是像一對八的電源線變成一個分接盒,但是這個可以一轉十。所以我電源還是用 One Spot,但透過這個把電綁在一起,而且就不是 daisy-chain。我還有使用他們做的 Buffer。

10

在濁水溪公社的效果器串接示意:
Bass —> Fusion Sound Lab Buffer —> Mooer Sweeper —> Boss OC-2 —> EBS Billy Sheehan Signature Drive —> Moollon Bass Drive —> Malekko B:assmaster Fuzz —> Zoom MS-60B —> Tech 21 VT Bass —> One control Granith Grey Booster —> DI —> Bass Amp

電源供應器:Visual Sound One Spot
電源分配器:Fusion Sound Lab

 

對於要出國進修音樂的人你有何建議?

江:不要覺得自己很行。我最喜歡講一個例子,那是我去學校大概第二次合奏課發生的事。老師稱讚我彈的不錯,問我彈了多久。我回他:「彈了很久了,大約十三、四年。」結果我的鍵盤老師就說:「噢,我彈了二十八年。」然後又某個人說:「我彈了三十五年。」鼓手老師說:「我打了四十五年。」我從此之後就再也不敢講我彈很久了⋯⋯我非常尊敬這位已經過世的鼓老師,他曾當過爵士小號大師 Dizzy Gillespie 的鼓手。

11

 

對於年輕樂手的建議?

江:不管是職業或業餘,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音樂資料庫,而建立這個資料庫來自大量的聆聽。建立資料庫,當然不能不去用它。如果是業餘的話,你可以把聆聽當作興趣;但如果是職業樂手,你一定要把聆聽當成工作。也就是說,不管你再怎麼不喜歡某個音樂,你都必須要強迫自己去聽,因為那可能會跟你的工作有關。我通常會對音樂工作者建議──說好聽點叫大而化之、說難聽點叫囫圇吞棗──你應該先追求的是建立起一定的量。你得記得你聽過這樣的東西,但不是要你去知道這是誰寫的,歌曲的結構是什麼;目的在於,如果有一天,你必須為某個音樂編曲時,而你需要某種的音樂類型參考,你的腦袋會知道要去哪邊找這個資料,就像有個圖書館一樣。

除此之外,我覺得不要把練習樂器這件事情本身當作目的。練習是幫助你用樂器講出你心裡的話。很多人練習到最後,都把練習當成是一種目的,這其實不太對。並不是說不要練習,你說話要變得流利,也是要透過練習來達成。那麼,要不要去學習別人已經建立起來的理論呢?要,當然很好;沒有,也沒關係。你只是得意識到,如果你不想,或不願意去學習別人已經建立起來的理論;那你得花比較多的時間,就這樣而已。

 

未來的計劃?

江:濁水溪預計今年會發一張新的片子,這次有很多的朋友來參與,我覺得是一張很有趣的專輯。跟上一張比起來差別很大。這張專輯,我只有一個字形容,叫做「ㄎ一尢」。一切以ㄎㄧㄤ為最高原則,裡面有幾個 solo 根本就是曠世傑作,那個拍子不對,調也不對,根本不知道在幹什麼這樣。(笑)



avatar

作者 / Ting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