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9・人物

現代人都太在意表現,反而忘記去聆聽音樂的美好-專訪昊恩

隨著總不停更新狀態的臉書、只能播放 15 秒的 Instagram 影片一個個崛起,大眾的口味也越來越重,甚至希望新聞能越即時、越有趣、越獵奇越好,為了快速享受到成名的瞬間,有人開始靠著眼淚、搞笑或荒腔走板,搶登頭版。然而,卻有人逆其道而行,仍選擇慢慢的耕耘,一步一步耕耘自己的生命藍圖。

拿下金曲獎最佳組合的那年,一度成為鎂光燈焦點,他卻從未想搭上順風車,利用自己與生俱來的好嗓音,唱些浮誇的歌曲;反而退居到幕後,默默做自己想要做的音樂,並用自己的能力幫助更多喜愛音樂的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專訪那天,他抱著一把大大的木吉他,爽朗的笑聲不時在迴盪著,有時話講到一半就隨意的哼起歌來,個性可愛、純樸到讓人難忘。他就是昊恩,事隔多年,終於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首張專輯,靜靜分享著跨越語言、族群、島嶼的音樂激盪。

Howmusic 01

從昊恩家家到昊恩

1996 年亞特蘭大奧運主題曲,因為擅自引用阿美族的郭英男「老人飲酒歌」的原音而引起爭議,甚至還打了國際官司,也引發外界對原住民音樂的關注。隨後,陳建年以首張專輯獲金曲最佳國語男演唱人獎、紀曉君獲最佳新人獎,原住民的音樂元素大量在國內發酵,同時也讓許多人又重新聽見、注意到同樣來自卑南族南王部落的天籟嗓音,包括胡德夫、巴奈到後來的昊恩家家、陳永龍。

昊恩憶起,其實當年角頭唱片只想幫家家發片而已,但由於她的創作量還不夠多,加上沒有多餘經費可以找人量聲訂做歌曲,於是家家便很賴皮地說:「如果昊恩舅舅不做,我就不做。」於是莫名其妙組起了團。然而,好強的他,並不希望自己的音樂是被「原住民創作歌手」或「陳建年、紀曉君的誰」包裝因而走紅,所以改用中文創作,靠著走唱全台各地,累積歌迷。後來,「昊恩家家」的首張專輯《Blue in love》不僅一舉入圍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最佳製作人與最佳編曲等三項大獎,更為他們贏得最佳演唱組合的肯定。

「昊恩家家」的結束是因為彼此對音樂的想法有了很大的不同。家家希望自己能像姊姊紀曉君一樣,在舞台上發光發熱,後來也因為參與阿密特巡演演唱會的合音團隊而受五月天主唱阿信青睞,開啟了個人的歌唱生涯;但昊恩認為,自己最大的功能並不是站在最前線,「身為一個寫歌同時也製作的人,最重要的是可以幫助我家的孩子完成出唱片的夢想。」他說:「這次如果不是風潮音樂的促成,讓我跟 Daniel 一起合作的話,我可能還在幕後做音樂。」

Howmusic 02

談起生命中的恩師,昊恩提到分別是鄭捷任與吳金黛,前者為當年製作陳建年、紀曉君與巴奈的音樂製作人,後者是風潮音樂製作總監、兩屆金曲獎專輯製作人,也是在音樂路上一路幫助他、看著他成長的「姊姊」。「我在二十歲時認識金黛姊,我真的要很感謝她,對我總是信任、對我的音樂總是不離不棄。若我可以實際參與的,總會把我拉進去。」

當年吳金黛正好在錄製一張世界音樂專輯,因缺少了台灣原住民的音樂,輾轉得知原舞者(註)裡有一群熱愛表演的青年,昊恩剛好就是其中一位。後來,每當要推出演奏類型專輯時,一有機會就找昊恩參與,也在他落寞時鼓勵:「該做的就去做啊!」更牽起了昊恩與 Daniel Ho,這位擁有六座葛萊美獎的音樂家合作的緣分。鄭捷任則是打開昊恩會走上音樂這條路的鑰匙,因為陳建年發專輯,鄭捷任便找來一群的南王年輕人擔任巡演的班底樂隊,名為「Am(念ㄟㄇㄞ)家族」,也因此讓他有機會可以走遍世界各地演出,累積豐富經驗。

註:原舞者為由台灣各族原住民年輕人組成的歌舞團體,透過長者「口傳相授」,讓青年認識並學習原住民的傳統歌舞。

 

昊恩與 Daniel 合作 (風潮音樂提供照片)
昊恩與 Daniel 合作 (風潮唱片提供照片)

與國際級大師的合作

2012 年,與 Daniel Ho 於《吹過島嶼的風》專輯首次合作後,便以收放自如的歌喉與優游自在的靈魂唱腔征服了這位葛萊美獎得主,種下了此次合作的契機。昊恩分享,那次合作〈成年的呼喚〉是由他來演唱 ,Daniel 負責編曲及滑音吉他的演奏,以網路方式寄送音檔,藉此完成歌曲。昊恩朋友聽了專輯後卻反問他說:「不是只有錄 Vocal 而已,怎麼你連吉他也錄好了?(誤以為吉他也是昊恩彈的)」當下就覺得疑惑,但仔細聆聽歌曲,昊恩發現很妙的是他與 Daniel 在吉他演奏上有些使用的樂句、或對於聲音與音符組成的想法很類似,「當然他比我的更細緻,聽到當下會覺得,欸?這個句子我也會這樣彈,尤其後來幾次同台演出,更加印證我們彼此對音樂的想法十分相似,我自己也覺得非常不可思議。」學院派嚴謹完美的 Daniel 與無師自通、自由不羈的昊恩,在截然不同的音樂教育背景訓練出來,可是彼此對音樂的聆聽及感受卻是很相近的。後來有機會,風潮把 Daniel 帶到昊恩在花蓮開的民宿,相處兩天作音樂上的交流,一起彈吉他,一起唱歌。「Daniel 也跟我說過,對於我所使用的樂句和他相似的這個部分,感到很有意思。」

為了更準確捕捉昊恩音樂裡的美好與純粹, Daniel 更邀請了活躍於洛杉磯音樂界的貝斯好手 Steve Billman 與極富盛名的鼓手 Randy Drake 合組樂團「The Daniel Ho Trio」。談及此次的合作經驗,昊恩坦承,有百分之九十的感覺是自己正在學習。即便還沒真正看過另外兩個人,只在網路上碰面,但當他們聽著我的歌聲要編曲時,每個樂器陸陸續續加進來時,每次都會得到不一樣的激盪。用他們這輩子所有磨練過的技巧,幫助我找到最適合這首歌的模樣。「通常有製作人,你就會有依賴,但這次不是,我也被寬容地放在製作群裡面,就變得對這件事情要有更多的責任感,不管結果好不好,只能說我把最好的一面已經表現出來了。」

進步是每個音樂人該盡的責任

首張專輯《洄游》總共收錄了 7 首台灣原住民古調、3 首自創曲與 2 首 Daniel 的創作,好奇問起他,想藉由這張作品表達什麼概念?他則反問我,「你不覺得現在人很奇怪嗎?每個人討論的話題都在歌手的音準有沒有跑掉、歌曲適不適合由他唱,大家都太在意歌手的表現、專輯為什麼會收這些歌,反而沒有人願意單純的去正視、去欣賞音樂的美好。」昊恩認為先不管語言,音樂若沒有回到本質,讓聆聽者可以感動,不要也罷。此外,他也提到要將心中所認為的美分享給他人,就一定是用自己的標準定義,而不是跟隨普羅大眾。這塊土地上有許多美好的事物,不要用奇怪的方式去隔閡、分割,專心去做自己想要的音樂就好了。

至於,專輯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不同族群的母語歌曲,他笑著說:「因為這些歌曲都是跟我生命歷程所發生的故事有關,希望可以與樂迷分享。」好比鄒族古調〈勇士讚歌〉是他剛進入原舞者學會的第一首歌;創作曲〈成為你們的依靠〉在最後一句歌詞放入卑南族搖籃曲,希望自己可以變成父母親的依靠;〈祖先的歌〉則是因為老婆是魯凱族人,想學她的母語歌讓岳父岳母高興。

身為創作者,對昊恩來說,是有一定的社會道德存在。他解釋,這意思並不是去教育他人,而是要不停檢視自己有沒有成長、有沒有讓音樂呈現出不一樣的美感、營造出更多元的表演形式,有沒有讓聽眾跟著你一起成長、讓大家能理解你的想法。他認為,表演者、創作者的社會道德就是「進步」。昊恩希望在未來與音樂的共處上,除了繼續帶給別人更溫暖、正面的能量,也能有更多的責任感,督促自己持續往前。

攝影/許造元(光河 36

2015 吳昊恩《‪洄游‬》創作分享會

09.05 六|14:00|‪#‎誠品松菸店3F‬ Forum 
09.06 日|15:00|‪#‎風潮音樂旗艦店‬ (風潮音樂生活館)

2015 吳昊恩 x Daniel Ho《洄游》巡迴售票演唱會 之 游到…

9.18 高雄場 In Our Time (售票:http://goo.gl/K0nLHZ)
9.19 台東場 鐵花村 (售票)
9.25 台中場 Legacy Taichung (售票:http://goo.gl/6ngK0g)
9.26 台北場 永豐 Legacy Taipei (售票:http://goo.gl/YjNKnq)



avatar

作者 / 戴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