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6・雜吹

歌詞創作面面觀:填詞人如何在流行音樂產業求生存?

歌詞創作,在整個流行音樂產業中大多扮演著被動的角色。

正如同音樂有許多不同的風格類型,當然,歌詞也不會只有一種寫法。淺談歌詞創作一文中提到:「詞和曲的關係密不可分。寫歌時到底應該先寫詞?還是先譜曲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你想從何開始都行。然而,如果我們假設你想要「寫好」一首歌詞,或是想要把寫詞當作職業的話,創作歌詞可就沒這麼隨心所欲了。本次 Blow 邀請到專業填詞人陳宏宇老師,以及入圍第 26 屆金曲最佳作詞人獎的 HUSH,一同分享自己對於撰寫歌詞的想法與經驗,並分析到底寫好一首歌詞,必須注意哪些「眉角」呢?

歌詞

「寫」詞,還是「填」詞?

當一位歌手計畫發片時,首先會召開製作會議,決定這張作品的主題、調性和收歌方向,以及各方面視覺如何呈現,再延伸到後續行銷宣傳層面的規劃,過程相當複雜繁瑣,不僅會牽涉到各種專業領域的合作,每個角色也必須各司其職,相輔相成才能完成一張作品。當專輯概念與大方向抓定後,製作部開始挑歌、邀歌,再經過不斷地開會、開會、開會,討論出最後決定收錄的歌曲,此時,終於輪到填詞人上場了!

在選歌過程中,常常會有「音樂很不錯,但歌詞內容不適合整張專輯概念」的情況發生,於是,音樂製作人就會以發稿的方式,將需要重新填詞的歌曲外包給填詞人進行撰寫。除了直接找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填詞人選,製作人也會透過版權公司協助,我們可以把版權公司想像成填詞人的經紀公司,公司接到一個案子,會發包給一位或多位填詞人(簡言之,就是一種比稿的概念)來寫,最後再從中選出適合的作品賣給歌手/唱片公司。

在這種工作模式下,填詞人不能只寫自己想寫的內容,而必須考慮演唱者的歌聲特性、咬字和唱歌時的習慣,並思考「如何在不能被改變的旋律線之上,發展出有起承轉合內容的歌詞」。除此之外,也還是會有「先詞後曲」的情況,有些詞曲創作人會參與唱片製作(大部份的填詞人並不會接觸到唱片公司與歌手本身),了解歌手要唱什麼、表現什麼後,先寫了歌詞,再將其交給老師譜曲。

彭佳慧〈大齡女子〉這首歌是陳宏宇最近的新作,他表示,此曲之所以受到廣大迴響,除了彭佳慧本身唱功厲害,最大的因素在於:這樣的歌詞由她來唱是非常適合的!「文案不能亂寫,你必須說實話,那些溫暖、療癒之類的形容詞,必須真的符合歌手本身,才能夠打動人心。這首歌的故事內容並不是一開始就設定好的,當時我邊騎車、邊哼著旋律,忽然腦中出現副歌的第一句歌詞『女人啊 我們都曾經期待 能嫁個好丈夫』,於是整個首歌從這句話為出發點,我們要幫歌手鋪陳,她經歷過什麼?為什麼要說這句話?然後將故事發展寫在主歌中,慢慢堆砌,到副歌的第一句歌詞就是高潮點!」

「像辛曉琪的〈領悟〉,大家都知道這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所以音樂一下、歌手一唱,完全能想像那個故事和畫面,整個感覺就中了!」

基本上,流行音樂產業中填詞人較多、寫詞人較少,但近年來,許多創作歌手除了自己的歌,也會幫別人創作詞曲,因此「詞曲並進」的創作方式也是有的。「我自己通常是先有曲才有詞,或者是詞曲一起。」HUSH 表示:「前陣子有幫草莓救星阿尼接一些案子,是已經有歌詞,我再譜上曲,那也是我第一次嘗試先有詞再寫曲。兩者沒有太大的差異,但先有詞再寫曲,會比較好寫,因為歌詞有了,再去譜曲的時候,就很容易照著他的聲韻來做歌曲旋律上的安排或想像。」

11072862_1542913849305787_7239051251606002842_n
HUSH 的歌詞手稿

雖然歌詞創作只是整條音樂生產線中的一顆小小零件,卻也是引領流行的關鍵之一,試想,有多少歌手是因為唱到一首好歌、中了市場的喜好因此一炮而紅?歌曲是否會被傳唱,絕大多數也取決於歌詞是否有記憶點。

填詞時該注意什麼?

韻腳好不好唱、旋律走向和歌詞的配合,都是在填詞時需要注意的關鍵。

每位歌手的唱腔不同,並非什麼字都適合唱,因此在寫歌詞時會考慮到,哪些音的韻腳不適合哪位歌手來唱。此外,將歌詞按照旋律線起伏,去發想要使用怎樣的字眼,才不會讓唸的與唱出來的聲音相反,如果此部分搭配得好,唱起歌來就會比較自然流暢。比方說,當旋律往上升時,歌詞字句(就算光是用唸的)也該是往上走的。HUSH 舉了楊乃文〈祝我幸福〉為例:「好想聽到你說/祝你幸福」這兩句歌詞,聲韻跟旋律是同樣的水平線。

例如唱 12345(簡譜)時,歌詞的音調也應該跟著往上揚,假設你唱「飛翔到天空」,音應該往上走、而不是往下走;如果音往下走,或許可以把這句改成「飛舞在夢中」。中國自古以來寫詩寫詞,入了音之後不能沒有抑揚音,還要注意平仄等各種對仗;曲子也不外乎是如此,尤其在一般流行音樂中都可以看到這樣的模式。

「早期我也是憑感覺去寫,但是當寫歌詞變成一種專業工作時,就會不由自主地結構化了。」陳宏宇表示:「我們知道某個詞應該怎麼放,一句話的前後左右、起承轉合要有故事邏輯。當然你也可以寫感覺,但如果從頭到尾都在抒發心情,容易令人生厭。流行音樂反而比較會寫故事,有場景、有事件,主歌敘事,副歌再回到自己的心情,例如沉淪或奮發等等,這樣才會讓你的歌更有生命力。」

另外提到,獨立音樂人或樂團在寫歌時不太會依照這樣的邏輯走,此種創作方式逐漸變成一種流行,也不會不好,但以研究的角度來看並不適合音樂跟字的搭配。

流行歌落於俗套?探討被侷限的奧義

大部分流行歌曲會有些隱規則,從橋段安排、和弦進行到旋律音程的跑法,都有令人熟悉的行進模式,彷彿複製貼上、再微調一下就變成一首新的歌(或許你也常常不小心把 A 的主歌唱一唱卻接到 B 的副歌……)有些人覺得無趣、當然也有不少人買單。那麼在歌詞的撰寫上,是否會因此而被侷限呢?

HUSH 表示:「商業歌曲的旋律重複性很高,如果不小心的確很容易被限制。每段主副歌其實是同樣的公式,可能就換個名詞、動詞不變之類的。如果在選字方面沒有更厲害的詞彙或排列方法,很容易讓每段都差不多,就會少了像是『鏡頭從遠處慢慢拉近一個主題』的那種感覺。」

然而,陳宏宇以相反的角度提出不同看法:「我覺得這不應該是侷限,因為如果音樂的起承轉合到了那個段落,填詞人就要在那個框架裡面去創作,讓歌詞更出色。每首曲子被製作人選出來一定有它的原因,在流行音樂中,『流暢』這件事情很重要,才會被琅琅上口、停留在腦中。如果旋律是流暢的,歌詞應該也要照著這個邏輯,要能夠被別人記得。」

流行音樂不只有抒情歌,舞曲的歌詞寫法就與之大不同。陳宏宇以蕭亞軒的〈LoVe〉舉例:「這是一首很美式的快歌,快歌不會講太多故事,反而要有很多動作,像抒情歌那樣寫會沒有速度感,如果在歌曲中感覺不到衝擊力和速度感,這首歌就沒有力量。快歌的重點要放在『態度』,一首歌要講什麼,明確直接的表現出來,而且要讓唱的歌手產生『我也是這麼認為』的想法,才不會互相衝突。我寫的時候特別把 L 和 V 大寫,這兩個字母令人聯想到時尚,和蕭亞軒當時主打的形象是一致的,而且不只要有時尚感,還要有激烈一點的感情。歌詞內容還是有故事性,只是我們強調的是態度,不會過於琢磨情緒的部分。」

萬事起頭難,寫詞前該做哪些準備?

歌詞其實是一部超級微小說,必須在幾分鐘、幾個段落之內、用 100 多個字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既不能用散文體去描述感覺,也無法像小說一樣寫到一萬八千字(笑)。由於搭配了音樂的帶動,歌詞必須在短時間內快速讓聆聽者進入情境,並了解自己要感受些什麼,其實難度相當高。因此,尋找「同感」非常重要!不僅歌手本身能感受、也要能使聽眾感染到那個情緒:抒情歌詞要讓人能夠想像畫面,宛如身歷其境般感同身受;寫快歌時,要讓別人跟這首歌一起興奮。

「很多人都會寫詞啊!但你不能每次都寫一樣的東西,必須再找新的感覺,隨時發現新事物可以讓自己感動,你才有辦法寫進去。」陳宏宇表示:「流行音樂的內容也要跟上時代,與社會連結,從中找尋恆久不變的道理。像『感動』這種感覺是一輩子不會變的,但我們不能一直寫80年代才懂的東西,必須從現代生活中挖掘出能產生相同感覺的東西,放進歌裡。」

然而生活中,大家會使用的字詞幾乎都差不多,如何使用文字排列組合產出有意思的東西?則是另一件課題。HUSH 提到徐佳瑩的作品:「她會用很白話、很直接的字眼,但湊在一起後,就會變成呼應到你內心深處的東西,我覺得這樣的創作才是最貼近人心的。」同時也表示,自己在撰寫歌詞前常常會去查維基百科,「有時候會對一些憑空想到的字眼有所疑慮,或是想要釐清什麼、好讓自己更能進入故事的情節與畫面,就會去查維基百科。我常常在深夜寫詞寫到一半跑去看維基,然後就停在那裡一直看。」

最後一個在寫詞前可能被忽略的準備重點是「研究歌手」。創作其實是一種相當私密、掏空自我的過程,很多詞彙必須設身處地去想像、去感受才寫得出來,不過對填詞人而言,作品又不是給自己唱的,人家不見得懂你想表現什麼,因此必須研究演唱者的特質和聲音特色,想像對方在唱這首歌時會是什麼樣子,並用歌曲表達歌者的性格。

通常版權公司發給填詞人的時間是 5 至 10 天(一首歌),不僅在此之前要先做足功課,靈感是否光顧、寫得順不順也會影響交稿時間,陳宏宇從專業填詞人的角度,提供一些建議給想要進入此領域的創作者們:「要不斷地閱讀,無論讀的是書、雜誌、報紙、網路文章……等都可以,蒐集故事、蒐集感覺。還要持續聽音樂,音樂能在你腦中流動時,寫出來的詞才會有韻律感;如果是一個不聽音樂就想要寫歌詞的人,那我建議你就直接去寫其他的東西吧!寫歌詞這件事,心中沒有音樂是沒辦法寫出來的。」

採訪結束前,HUSH 分享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作詞經驗:

安心亞〈哈囉〉這首歌為了要搭偶像劇「妹妹」,必須配合劇中角色個性和劇情演進段落,寫出草根性強、平凡老百姓心聲的歌曲。

當時有給我一些情境句,希望可以從中得到靈感,那些句子中竟然出現了「青江菜」這三個字!?我很苦惱要怎麼把青江菜寫成歌,於是就往類似的例子延伸,像洋蔥之類的。我覺得詞曲創作本來就是把平凡的事情浪漫化,像洋蔥,你可以想像剝到最後卻發現裡面是空心的……之類的浪漫,可是我想不到青江菜哪裡可以有美感。

台詞原是:「我去超市買了一個禮拜的青江菜應該就夠了吧?」我想像主角獨自離鄉背井來到台北生活,可能常去超市買東西囤積在冰箱,所以寫出「超市裡的生活補充一個禮拜就夠」這樣的歌詞。其實寫不同歌都會有不同的記憶方式,只是這首最令人印象深刻。



avatar

作者 / 吹編輯